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和专项勤务工作期间乐山全市公安民辅警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引导民辅警正确认识和释放心理压力,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高昂的战斗士气,按照乐山市局党委提出的“坚持贵在常态、重在战时,做实做细”心理健康工作要求,乐山市公安局心理健康服务小分队于5月16日启动为期半个月的“六心”心理健康服务基层行活动。期间,深入11县级公安机关72个基层所队,辅导民辅警800余人次。
正常的压力是推动力,过重的压力则会伤身伤神。前期的调研工作中,部分民辅警表示受压力困扰,不知道如何“投入”当下生活。在这次基层行活动中,心理健康服务小分队通过开展“你追我逃”“拍拍操”“数字接龙”,让民辅警暂时忘记烦恼,抛开压力,笑起来。在解压小游戏时,团辅老师通过轻松诙谐的语言调动民辅警的参与积极性,愉快地投入到游戏中。峨边县公安局民警说:今天一天笑的比过去一个月都多,瞬间忘记了所有的烦恼。在五通桥分局,民警说:“真的眼泪都笑出来了!”
疫情的反复容易使人产生紧张情绪,如果自我调适能力不强、负面情绪堆积过多,长期放任不管会导致身体呈现亚健康状态,放松训练对于应对紧张、焦虑、不安、气愤的情绪与情境起到积极作用,可以帮助人们振作精神、恢复体力,消除疲劳、镇定情绪。学会自主放松技巧,可以帮助民辅警从紧张的状态逐渐松弛下来,经常练习还可以帮助民辅警提高专注度,提升生活幸福指数。在五通桥分局、沙湾分局,伴随专业的催眠指导语,民警们美美地睡了一觉。
凝聚力是一个团队最重要的宝藏,互相的包容和赞美更有利于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心理健康服务小分队通过开展“表白墙”“优点大轰炸”等活动,让民辅警体验情绪并表达自己的情绪,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发现他人的长处、肯定他人的优点,进一步增加了民辅警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提升了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活动中,大家发现原来赞美和被赞美都让人身心愉悦,有的民辅警从别人嘴里知道了自己未意识到的优点,有的民辅警被同事的关心、祝福感动……
“家有考生父母忧”。担心孩子能否正常发挥,担心孩子考试途中会不会出现意外,担心孩子考场情绪“崩盘”,担心孩子是否能够成功跨越人生重要的坎……面对考生家长们的担忧和困惑,5月20日,乐山市公安局邀请乐山市人民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余会平为家有中高考生的民辅警家长们开展了中高考心理健康服务讲座。讲座中,余会平主任以正念体验开场,让家长们先关注自身状态,平和心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真实鲜活的案例,让在座民辅警们学习到如何在关照自己情绪的同时,去接纳孩子的情绪;如何和孩子有效沟通,做孩子心理的陪伴者;如何调整孩子考前生活、生理规律。余主任采用心理画技术,让家长们了解孩子目前的压力状态以及压力应对方式,并针对考试心态的调整和考场应对做出了详细的指导。参加讲座的民辅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感谢组织的关心,解决后顾之忧。
如何判定心理状态?不健康心理有哪些影响?怎样正确疏导压力?如何寻求专业帮助?每到一处,心理健康服务小分队的老师都会向民辅警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宣讲,通过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讲授心理调适方法,帮助民辅警分析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心理问题,引导民辅警多角度积极看待,增强民辅警自我调适能力,学会通过正确方式排解压力,学会积极寻求专业帮助等等。现场民辅警聚精会神,与老师积极互动,收获颇丰。
对人的健康来说,心和身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整体,身体的疲劳不仅降低工作效率,而且对心理健康也有很大的影响。一套简单易学的健脑操,让民辅警在忙碌的工作间隙,通过活动手指来刺激大脑、促进血液循环,达到健身健脑的功效。在基层,小分队老师们的中医按摩手法受到了民辅警好评。
广元市公安局党委高度重视民辅警心理健康工作,成立高规格心理健康保护工作领导小组,选优配强专兼职工作人员,保障落实专项工作经费,建立配套工作机制。组建民辅警心理健康服务队,将全市公安机关具有心理咨询师资质或毕业于心理学专业的16名民警纳入服务队,按心理骨干专业优势提供心理服务项目“菜单”,满足分县局和各警种部门预约服务。创新搭建“线上线下”培训平台,以单位名义加入市心理学会和市心理咨询与治疗协会,定期参加心理服务专题培训,打造一支专业化的专兼职人才队伍。依托“百度网盘”创新建立心理健康服务知识库,完善平台、拓宽网络、丰富融媒体等数字化支撑,逐步实现心理服务培训场景化、案例化需求。
回应排查需求 建立民警心理预警档案
依托“四川公安机关警务心理应用平台”,对2500余名民警定期组织心理测试,针对测试结果进行心理预警,帮助各单位负责同志掌握民警的心理状况,针对预警民警开展谈心谈话,充分了解引发心理问题的因素,帮助12名民警解决父母就医、子女入学等现实困难。针对心理问题较严重的7名人员,及时转介就医或调整岗位,有效排查了公安队伍风险点。建立民警心理健康档案,由心理咨询师团队对民警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和干预,定时跟踪督导,帮助民警心理成长,有效缓解心理压力。
回应心理需求 实施“点单”式心理服务
按照四川省公安厅为民辅警提供心理服务“自选式”菜单要求,由分县局和市局警种部门向市局服务中心申请心理服务项目,市局心理健康服务队成员针对基层“点单”项目要求设置课件,及时赴县区、基层所队开展心理健康“基层行”活动。今年5月,市局心理健康服务队分别赴利州、剑阁、青川、昭化等地举办情绪管理和压力调适心理讲座6场次,开展团队辅导15余次,参加活动民辅警1500余名。同时,市局心理健康服务队建立“中高考”民警及子女辅导小组,针对民辅警今年参加“中高考”的家庭开展团体辅导和个人咨询,满足民警特殊时期的心理需求。
阿坝公安开展“5.25我爱我”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
5月17日,阿坝全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在马尔康举办,讲座邀请西南交通大学附属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科心身专业主治医师、精神病学专业硕士李伟,以《人为什么会焦虑抑郁失眠》《焦虑抑郁了怎么办》为题为全州公安民警开展了专题心理讲解。
李伟专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丰富的专业知识、大量的典型案例,结合自身经历,引经据典,从人格的定义和结构、常见的人格缺陷及矫治、健全人格的培养与塑造、警察心理的压力与减压四部分,对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真真切切帮助大家更好地面对压力、调节情绪,树立健康心理理念,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方式。全州公安机关1200余名民辅警参加讲座。
讲座内容生动、指导性强,让大家深刻领会了健康心理的重要性,同时对于增强民警自我管理能力、保持阳光心态,激发民警正面能量,提升民警职业投入感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有效缓解了民警工作和生活压力,增强了民警的职业归属感和获得感,为促进全警以更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心理骨干培训5月17日至18日,2022年第一期全州公安心理骨干培训班在马尔康市举办。全州公安机关35名心理骨干参加培训,西南交通大学附属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科主治医师、精神病学专业硕士李伟应邀授课。
此次培训,重点就压力应对、情绪管理、失眠的CBTI疗法、放松训练进行授课,并组织学员开展即时性的实操演练和开展答疑环节,在实操环节检验学员们的实际运用能力,并观摩点评,确保学员能够做到学以致用、服务实战突出效果。
5月18日,阿坝州公安局与阿坝州林业中心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都江堰分院)在马尔康市签署心理咨询服务协议,开通心理健康就医绿色通道。此次心理就诊绿色通道的开通,是密切警医关系、落实爱警暖警的又一重要举措。
仪式后,阿坝州林业中心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专家为州公安局机关、马尔康市公安局100余名民警职工进行了义诊。
为积极传递州局党委关心关爱,努力提高基层民辅警心理健康水平,全州公安机关组织开展“心理健康基层行”活动。活动根据基层一线所队民警选定的形式、内容,重点围绕普及身心健康知识,开展心理减压等方面,以知识讲座、团体辅导、行为训练、个别咨询等形式为载体,强化民辅警身心健康意识,改善民辅警身心健康状态。
整个现场氛围活跃,笑声不断。此次心理服务下基层共开展活动15场次,开展心理个别谈话20余人次,切实体现了州局党委对基层民辅警职工的关心关爱。进一步提高全州队伍的整体抗压能力,培养乐观向上的生活、工作态度,提升队伍的战斗力和向心力。
为推进民辅警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深入开展,帮助民辅警有效缓解心理压力,促进民辅警身心健康发展, 5月26日,内江市公安局高新分局邀请内江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教授杜高明,现场为民辅警开展心理健康辅导。
课前,在杜高明教授的指导下,民辅警通过用“既来之,则安之”的暗示语和“大西瓜、小西瓜”的游戏方式分别调整了大家的注意力和情绪。随后,让大家踊跃发言谈及对自己心理优势的认识,做到正视不足,疏导消极情绪。杜高明教授通过“一边逃一边抓”、“随意走动手牵手”、“马兰开花”“你划我猜”等互动形式 ,活跃了现场气氛,放松了大家心情,强化了沟通、交流和协作意识,同时也让大家在活动中认识到了更真实的自我,以便在心理上辅导上“对症下药”。
为切实贯彻落实公安部党委、厅党委关于爱警暖警安排部署,按照厅党委要求,5月27日,四川省公安厅组织开展厅机关中高考心理健康沙龙。特别邀请四川大学附属中学心理中心教师、四川大学培训中心心理健康专家、四川省教育厅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何平老师,以“陪孩子走进中高考”为题,从建设家庭生态开始,通过讲授和讨论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大脑和情绪运作的方式,分析了搅动家长和孩子情绪的因素、亲子关系中焦虑的成因,与民警共同探讨了父母陪伴孩子参加中高考的有效方法。活动结束后,部分民警家长就孩子学习、情绪和应对中高考等问题,与何老师作进一步交流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