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这是一群坚定的执行者,虽然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横幅标语、没有震撼的口号、甚至没有更多的关注,但为了监区绝对安全,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付出了很多,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
新冠肺炎病毒疫情防控特殊时期,作为分局副局长的我分管监所工作,对四川省绵阳市公安局安州分局监所民辅警和职工默默付出、无私奉献的点滴故事,感受特别深。这期间,耳闻目睹,他们的无数个瞬间让我感动、甚至泪目。此时此刻,我只想用文字记录下一些点滴,以此向他们表达我的致意。
公安监管场所民警年龄相对偏大,整体上身体素质不如基层派出所和侦查办案部门的民警,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要将病毒阻击在监墙外,安州监所民辅警和职工咬牙坚持,用坚韧和坚强克服来自身体、家庭、生活等多方面的困难。这期间,一些场景,总在我脑子里闪回,挥之不去。
防控疫情“监所要高于社会防控标准”,这是一个硬性规定。2月初,上级要求监所工作人员实行封闭式管理,安州监所当天传达当天执行。所有民警、辅警、医务人员、工勤人员要先集体封闭留观15天,再封闭上15天班,意味着要连续封闭隔离30天值班备勤后才能回家短暂休息。“谁来执行第一批任务?”我在会场上询问时,还有些担心,大家会不会有畏难情绪。但在场的所有人都举起了手,包括坐在会场一角的几名工勤人员也把手举得高高的,这时我看到的,是口罩上沿露出的一双双坚毅的目光。几天后,分局启动战时表彰机制,我让监所组织申报事迹材料,大家却表示这是职责所在,没什么可写的。放下电话,有些许遗憾,但转念一想,也许在他们心里,守住本真,做好本份,才是最重要的,心中也就释然了。
开始封闭执勤那天,因为办公区一下子要容纳几十名工作人员集中住宿、生活和工作,虽然显得有些匆忙、拥挤,但一切又是那么井然有序。有的在办公室墙边搭起了行军床,把洗漱用品放在脸盆里,然后归整地放在床下,有的把换洗的衣服叠得整整齐齐放在枕边。老罗一脸笑意地说,他是六十年代的人,经历过苦日子,这点苦不算啥。老刘还用手机微信与家里视频,给老伴看看住的环境,让家里人不要牵挂。这天,谢所长特地问了又问,有没有什么困难需要所里帮助的,大家都说没有。
其实“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在这个特殊时期,只是不愿给单位添麻烦。
老赵,九十年代是某部队的营职干部,转业到安州区公安分局工作后,曾在派出所、经侦、国安等多部门任职,后来因为身体的原因转岗到看守所工作,目前临近退休,有多种疾患,长期服药。先前,所领导一直担心他的身体在封闭期间吃不吃得消。结果他报了第一批驻所封闭执勤的名,为了打消领导顾虑,他当天跑到区医院按一个多月的用量去开了一大包药,还有些自豪地在微信群里说:战友们,请大家放心,本人每天要服用的高血压(极高危型症)、肺动脉高压症、血尿酸痛风症等药已备齐,可以放心坚守30天了。他在群里还热情地提醒大家要注意勤洗手、多通风、做好隔离防护。那天,看着他进监所大门去上岗执勤的背影,他在尽量像正常人一样走路,但仍难以掩饰因痛风发作负痛的双脚。一向乐观要强的老赵,真能“装”。
周副所长,家里的情况比较具体,妻子是区人民医院护士,战“疫”在一线,无瑕顾家。周副所长封闭上岗前,特地到超市大采购,凡是能想到的必需品都买了,给独自在家读小学的儿子准备了足够一个月的各种食材。封闭执勤前,我特地问周副所长有困难没,不行就第二、三批再入所执勤,他憨厚一笑:没事,让孩子单独在家,也是一个锻炼的机会。
邓蓉,安州区看守所唯一的一名女民警,与男民警一样,坚守在监管第一线,她主动申请了第一批封闭执勤。封闭执勤期间工作强度大,时间漫长,枯燥难熬,2月17日,是第一批完成集中留观备勤及封闭执勤任务,出所休整的日子,这天早上,她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条配图信息“执勤任务完成,走出这道大门,心情和今天的太阳一样好”,我在这条信息下点了个赞。邓蓉本应是照顾对象,她的丈夫邱健是安州公安分局民警,因公致残,是一等功臣。当年抓捕逃犯时被嫌疑人火药枪击成重伤,双眼几乎失明。平时邓蓉除了上班,每天回到家就是照顾丈夫生活起居,工作生活“两点一线”,简单而恬静。在战“疫”特殊时期,本来看守所考虑到她的特殊情况,没安排她参加封闭轮值,但她回家把希望申请参加第一批封闭执勤的想法给丈夫邱健说了后,邱健很支持她,让她放心去,说家里照顾可以请亲戚帮下忙,短期的困难自己能克服,特殊时期看守所警力紧张,能为单位分忧的时候就尽点力。
在这里,还得说说两名辅警的故事。一名叫高小海,中共党员,46岁,我们平时都亲切地叫他“小海”。2002年安县公安局(现在的安州区公安分局)从社会招考民警时,当时已是辅警的小海体能测试、文考都在新招的几十人中名列前茅,遗憾的是最后仅因身高差0.5厘米被刷。从警梦,在小海心中一直是一个执念,他从派出所到看守所当辅警,一干就是22年。在封闭执勤中,小海报名参加了第一批任务,由于分成“三批上岗运转”后食堂缺人,他便顶了上去,临时当上“大厨”。就在第一批任务即将结束时,一个突发情况打乱了工作运行,第二批待上岗集中留观的一名食堂工勤人员,在切菜时不小心手被划伤,无法工作。正在所长为难时,小海主动表示,自己可以再继续坚持半个月。这样,意味着他要连续封闭一个半月才能回家。我们的“小海”,在特殊时期展现了“大海”一样宽广的胸怀和无私的情怀!另一名辅警,我们平时叫他小许,这次给我的印象特别深,上个月他在岗位封闭工作时,突发疾病晕倒在监巡岗位上,经住院治疗出院后,因每天要定时到医院打针,不能再参加封闭式上班,他便主动要求,监所涉及所外的一些衔接工作,都由他来承担。
为了严防新冠病毒侵入监区,3月以后监区的管理标准进一步提高,封闭值班备勤的民辅警和工作人员时间更长,但他们毫无怨言,始终践行“在岗一分钟,安全60秒”的承诺,筑起了监所安全的铜墙铁壁。
安州监管民警、辅警和医务、工勤人员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两位民警的妻子身患癌症,但他们没有因此讲特殊,仍然带头参加封闭值守;驻所医生老尚的女儿突发重病住院,也只是通过电话安慰女儿,始终没有离开岗位一步……他们都是把困难埋在心里,令行禁止,坚守岗位,在这一特殊时期,这一特殊场所,他们是英勇的战士,是最可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