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叫朱黎,是重庆坤源衡泰(成都) 律师事务所律师,同时也是四川省成都市公安局温江区分局民警廖海涛的妻子。作为一名职业律师,她孜孜追求、执业为民,以维护公平正义践行法治初心;作为一名警嫂,她用柔弱双肩挑起了家庭重担,默默支持丈夫的工作,撑起家庭的“一片天”,用忠诚与责任书写着新时代家的故事、爱的真谛。
说起廖海涛,单位同事无不交口称赞。近年来,他以自己精湛熟练的业务能力、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精准敏锐的侦察视角,成功破获多起部督、省督专案,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获个人嘉奖14次,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2022年获评首届“十佳温江卫士”。廖海涛阳坦言,“荣誉的背后,离不开妻子的默默支持和倾情付出”。
在警察家庭里,相聚的甜蜜总是短暂,聚少离多才是常态。于警嫂而言,她们的爱便是将爱意与牵挂藏于心里,承载着更多的奉献和责任。“欣赏彼此的好,懂得彼此的苦,爱情最好的状态就是,他懂你的付出,你知他的不易,共同呵护、细水长流!”当被问及夫妻俩共同走过17年后最大的感受时,朱黎笃定地说道。
默默支持 互相鼓励
她是丈夫的“最佳搭档”
朱黎和廖海涛是井研县的高中同学。毕业后,她考上了四川师范大学,他考上了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因为一次高中同学聚会,两人从最初的相识相知,逐步走向了相亲相爱。2006年,两人走入婚姻殿堂。
最好的爱,不是轰轰烈烈的浪漫,而是并肩前行的温暖。2005年,廖海涛如愿当上了一名人民警察,被分配到成都市公安局温江区分局永宁派出所从事刑侦工作,而朱黎也凭借在校期间考取的速录师资格证顺利入职锦江区人民法院,从事书记员工作。初来成都,两人互相鼓励、共同成长。朱黎回忆道,那时的书记员要联系当事人、收送材料、做庭审记录、整理文书、订卷宗等等,几乎承担了一个案子60%以上的事务性工作,一天下来非常疲惫。但每次回到家中,两人总能找到彼此契合的话题,经常会讨论一些法律问题。有时,两人的意见也会出现分歧,却也成为夫妻俩生活中的小乐趣。
随着在法院积累的丰富工作经验和夫妻俩彼此的相互成就,朱黎逐渐对法律事务燃起了兴趣,经常挑灯夜战自学法律知识。2013年,她如愿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最终成为了一名职业律师。从青春少年到相濡以沫,朱黎和廖海涛见证了彼此一路走来的艰辛,有幸参与了彼此的成长过程。如今的朱黎,已经成为了澳门国际仲裁学会兼职研究员和北海国际仲裁调解员,在法律行业持续深耕。身边好友都说他们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最佳搭档。
默默付出 为爱坚守
她是家里的“金刚芭比”
作为一名警察,加班、值班、出差都是常态,能够在家陪伴家人的时间往往很有限,而律师工作也比较忙碌,但能够自由支配工作时间。廖海涛最初在永宁派出所工作时,偶尔还能在周末或者节假日陪陪家人。“2021年,他被调到机关工作后,时间好像一下子全被案子占满了,别说陪我和孩子了,自己休息调整的时间都屈指可数!”朱黎打趣说到,自己早就习惯了“一个人抗下所有”,一个人装房子、一个人带娃、一个人做家务。“他经常不在家,所以不管再忙,我都必须把这个家照顾好……”朱黎这样说。
2022年8月,廖海涛因牵头主办一起案件,很长时间没有回过家。这些日子里,朱黎早上6点就要起床给孩子做饭,饭后送孩子上学,送完孩子之后马上去到各地法院参加庭审,还得掐着时间赶在晚上9点前到学校接孩子回家,回到家照顾孩子洗漱入睡后,还要继续挑灯夜战整理案件材料。这样一个人高强度的生活节奏,对她而言已是家常便饭。为此,女儿还戏称妈妈是家里的“金刚芭比”。
今年大运会期间,廖海涛火力全开,除了参与安保任务,还承担了一起案件的主办工作,忙得完全无暇顾及家里的各项事务,但朱黎从未对他有过丝毫怨言。5月的一天夜里,朱黎的腹部突然疼痛不已,而此时的廖海涛正在外地出差,朱黎独自一人打车去医院做检查,后被诊断为肾结石堵塞、肾脏积液,需要住院治疗。为了不影响廖海涛工作,朱黎白天独自在医院接受治疗,晚上照常接孩子放学。结婚17年来,朱黎一直都明白,“警嫂”是每一名警察最坚强的后盾和保障,必须要识大体、顾大局,懂得理解和包容,承担比常人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很多同事好奇廖海涛和朱黎多年来和谐共处的秘密。可是,他们的回答很简单,就六个字“信任、理解、沟通”。朱黎和廖海涛的爱,不仅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更是“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付出,我懂你,携手向前,你知我,一路同行”。他们把美好的爱情化做并肩同行的动力,构筑起幸福温馨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