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省攀枝花西区河门口“习风园”一度成为了攀枝花这座英雄城市的网红打卡地。作为攀枝花开发建设早期的重要能源、建材基地,河门口记载了攀枝花在三线建设时期的真实历史场景,成为了一代人、一座城的难忘记忆。
1973年,随着中共渡口市委决定撤销“军管会”、“人保组”,仁和区、东区和西区分局相继成立,同年4月,河门口派出所应运而生。这个平凡而又普通的基层派出所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新时代公安模范,把“三线”精神传承了一代又一代……
红心传承,一心向党
1965年,随着毛泽东同志“3·4”批示,全国各路建设大军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感召下,昼夜兼程、豪情满怀奔赴攀枝花。建设之初,面对攀枝花气候干燥,吃水、用水困难的实际情况,建设者们用盆、用桶从金沙江边早、中、晚背水三次,在缺水的艰苦环境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发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拓荒精神,令曾经的不毛之地,变成了如今举世闻名的百里钢城。
在攀枝花建设之初,河门口的一条背水小道成为了这座“三线”建设城市的初始印象。
在各路建设大军进入攀枝花以后,建设指挥部,决定集中人力、物力,打一场“三通一住”的歼灭战,解决通路、通水、通电和住房问题,建设者们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的里程碑,只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了需要二三年才能完成的建设准备工作。
河门口派出所的办公场地点被设定在了建工一公司的一排简易房,4间席棚,每间不超过20平方米。建所之初,派出所的绝大多数工作是对辖区入户、迁户人口进行常规登记,熟悉和全面掌握辖区人员的动态情况。
河门口派出所第二任所长宿德春回忆,“当时条件不好,5名民警以所为家,工作靠走、桌椅靠做,就连周边的道路和院坝都是大家利用工作之余,前往铁道边拉来煤渣铺就……”大家不忘初心、吃苦耐劳,一心将“三线”基因镌刻在血液里,一代又一代向下传承。
改革开放,不忘初心
“好耍不过河门口”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攀枝花三线建设者最熟悉的口头禅。从开发建设之初,河门口辖区除了9家粮店、面粉厂、商店等国有商业企业外,还有厂矿集体、商业单位10余家,到1978年12月,伴随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河门口逐渐成为工业企业众多、商贸服务业类型丰富、物资供应充足、文化生活丰富的城市中心枢纽,再到1980年,街办和机关有关部门兴办了一批商店、旅社、饮食店等集体商业企业……
70年代初期,河门口作为攀枝花三线建设时期重要的能源、建材基地,当时建设在攀枝花市名列前茅。502电厂、电力修配厂、石灰石矿、渡口水泥厂、电杆厂、河门口化工厂等一大批的工业企业,为攀钢建设拔地而起。随着进一步建设,河门口逐渐成为了丽江、宁蒗、中甸往来物资的中转站,大量生产人员、旅客、运输人员云集于此,这里俨然成为各地小商贩的自由贸易之地。传承三线精神的向上步伐,也是当时河门口派出所开展基层警务工作最为坚实的一步。
1973年4月调至河门口派出的第一名女警向春茂,在所工作的10年间,一路见证了派出所的建设与发展,是全所工作时间最长的“老内勤”。在她看来,在平凡的岗位上踏踏实实工作,给他人带来便利,就是幸福,“那时生活条件好多了,所里都是年轻人,大家热情高得很,工作也从没分过你我,有活大家一起干,民警嘛,就是要发扬老一辈建设者们的奉献精神,把群众基础工作做好。”
当时河门口辖区迁入户、流动人口多,因此户籍办理比较集中,随着辖区人口的与日俱增,业务也越来越繁忙,只要有人来办理,就不分上下班时间,还经常利用傍晚下班时间,对辖区群众进行走访,目的是打好群众基础。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向春茂数年如一日坚持开展群众工作,成为了河门口辖区群众口中的“向大姐”,真正做到了进百家门、认百家人、知百家情、办百家事的“百家熟”。1977年,在“百家熟”大比武中,不论是在提到人名、门牌编号还是人物图片等,向春茂都能对姓名、年纪、家庭成员构成、从事的工作对答如流,做到了真正的“门清”,当之无愧获评比武先进。并先后被评为“先进生产工作者”、爱民模范以及省级劳模。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如今,已退休的“段民警”向春茂经常与现任“社区民警”徐振东交流工作心得。翻开徐振东的笔记本,上面写满了管区所有小区楼栋的标识,哪个人住哪层楼,家里几口人,就业状态等。从“我到社区去”,变成“我是社区人”,从以往的“见到警察绕道走”,到现在的“笑脸相迎握握手”,“徐振东工作法”已成为河门口派出所贴心为民服务的一个缩影。
坚实守望,创新共建
随着西区建设重点迁移,经历大批企业改制,河门口辖区人口缩减,经济也随之衰退……
据河门口派出所第八任所长龚智勇回忆:“当时河门口已经不再是西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派出所辖区很多企业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逐渐走向改制或淡出历史舞台,因企业改制也催生了很多下岗工人,面对辖区各类利益矛盾群体,河门口派出所的工作重心转变成工企矛盾调解、化解纠纷、民意收集、掌握社情等,同时全力做好各类应急维稳工作,全力护航辖区企业发展,确保辖区稳定,人民安居”。
1998年,承载了攀枝花的开发建设,随着党中央环保大局意识的落地,西区以“壮士断腕”的举措,逐渐让“黑金”经济退出历史舞台,失去了矿产资源开发的动力后,在工业转型伊始,河门口派出所工作负重前行,但不忘先辈的开拓创新精神,不断寻找服务群众的突破口,创新性推出警企共建,一村一警等各类便民利民措施。
初心不改,砥砺前行
2021年4月20日,辖区居民吕桂兰在家中不慎摔倒受伤,由于子女不在家,老伴便第一时间找到邻居和网格员,大家通过河门口派出所发放的“爱心卡”,直接联系到了一对一帮扶的河门口派出所所长陈新。老人吕桂兰及时得到了救助。
6月10日,辖区网格员李朝勇正向派出所所长陈新聊着最近的工作。今年50多岁的他已在网格员这个职位上坚守了15余载,他们是派出所和群众间的“连心桥”,用李朝勇的话说,这份坚守缘于对党的感恩、对辖区派出所的感动。“我从20多岁就在河门口水泥厂上班,就和河门口派出所的民警打交道了,企业改制后又当了网格员,这一晃都20多年了,民警换了一茬又一茬,唯一没变的是河门口派出所民警的为民之心。他们把辖区当成了自己的家,把群众当作了自家人……”网格员李朝勇的这份感动,正是派出所民警用使命担当诠释出的对党忠诚的直接表现。
派出所所长陈新介绍道:“忠诚是河门口的红色基因,奉献是河门口的不变情怀!多年来,河门口派出所紧扣政治建警总要求,确保了队伍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半个多世纪以来,河门口派出所始终把一心为民的红色基因镌刻在血液里,走进新时代,河门口派出所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始终坚持用民心汇聚民力、始终坚持创新促进辖区行业发展,在学习新时代枫桥经验过程中,创新性推出“忠心、匠心、齐心、贴心、恒心”的“五心工作法”,结合辖区实际精准实施“行业模块化治理”,打造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社会治理新模式。
2009年以来,河门口派出所先后被省公安厅评为“全省优秀公安基层单位”、“全省优秀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先进基层所队”、荣获攀枝花市公安局“集体三等功”二次、荣获攀枝花市政法系统“先进基层单位”、攀枝花市公安局“先进集体”二次、“集体嘉奖”三次,西区公安分局“先进集体”十二次、“先进党支部”六次……所有荣誉的背后,承载着每一个民警的辛勤付出和无悔担当!
48年栉风沐雨,48年薪火相传,在这个全省“最强党支部" 的派出所里,红色底蕴汇聚,红色基因传承。所长陈新的父亲曾在成昆铁路攀枝花段挥洒汗水,来自大凉山的彝族民警拉能主动请缨反哺家乡、回到木里开展为期3年的脱贫攻坚事业,有来自警察世家的烈士子女,有全国优秀人民警察……三线精神和英雄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民警传承红色基因、发扬“三线”精神,为新时代公安事业和攀枝花建设做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