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警察网讯 在全国政法系统深入学习践行“枫桥经验”的热潮中,四川省渠县涌兴派出所积极探索推广践行“枫桥经验”的新路径、新方法,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突出化解群众矛盾纠纷为抓手,围绕创新服务群众打造亮点,织密农村地区社会治安防控网络,扎实稳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为发展和创新新时代“枫桥经验”注入新动能。
——党建引领,筑牢“枫桥”之基
党建引领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政治灵魂,更是其不断创新发展的根本保证。涌兴派出所支部积极探索完善政治引领、思想引领、组织引领、能力引领、机制引领等渠道,让党组织的管理服务触角延伸到社会治理每个末梢,确保基层社会治理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党务延伸警务,融合创新驱动。警务围着党务转,党务围着民意转,民意决定着党务、警务工作方向。在日常工作中,涌兴派出所注重收集民意,将民意做为党务工作的重点方向,以党务指导警务工作的开展,通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来体现公安工作的质效,公安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提升来检验党建工作的成效。群众对公安机关满意不满意,关键要看治安环境好不好,近年来,涌兴派出所围绕影响老百姓安全感和关心关注的治安问题,集中开展了打击“黄赌毒”、“春雷、夏安、秋风、冬攻”及“迎庆”系列专项行动,打击和震慑了一批违法犯罪分子,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过去三年,涌兴派出所辖区未发生一起恶性刑事案件,刑事案件发案率逐年下降,破案率逐年上升,公安工作综合评价名列全局前列,或市局通报表扬,群众三感一度持续提升,党务、警务融合发展共同提升。
创建“最强支部”,打造基层战斗堡垒。2018年,涌兴派出所支部针对支部建设和业务工作两大短板,在派出所有限的基础设施条件下,对标“最强支部”的总体要求,对党员活动室进行了升级改造,配齐硬件设施,重点加强支部阵地的文化建设;支部按照党支部标准工作法的“五个基本”标准,一改往日“散、乱、单一”的台账管理方式,对支部活动资料整理形成了五大类21小项支部活动台账,分门别类形成了支部活动的全过程记录,促进支部活动规范有序开展;针对“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这个薄弱环节,动员全所人力、物力,对“一标三实”基础信息进行重新采集录入,确保基层基础信息的准确、完整、真实、有效,促进派出所基层基础工作规范有序运行开展,为派出所的提档升位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支部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支部成功获得达州市公安局“最强支部”命名,支部党的建设工作得到质的提升。
强化考核问效,队伍建设结硕果。为积极引导支部全体党员履职尽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涌兴派出所支部坚持以“党建淬炼队伍”的思路,制定了党员积分制管理考核办法,要求党员民警“亮身份重承诺、讲执行勇担当、走在前作表率”,党员干部坚持“先进带后进、党内带党外”的举措,充分发挥好党员民警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队伍积极向上发展,强化了考核结果的应用,讲党员积分制管理考核与年度考核、评选先进等挂钩,调动党员同志的工作积极性;同时注重青年干部的培养,采取“引进一批、培养一批、锻炼一批、影响一批”的方式,做实递进培养,确保队伍发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随时随地都能拉得出、冲得上、打的赢。在严格的考核和良好的培育条件下,支部全体党员同志发挥先锋示范带头作用突出,得到了上级党委和人民群众的一致认可,近三年先后有7名党员同志得到提拔任用,支部队伍建设展现出较强的提升塑造能力和良好的延续性。
——多元化解群众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枫桥经验”的三大内容之一:“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涌兴派出所坚持矛盾纠纷调处立体化。多次开展“排除隐患、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专项行动,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公调对接、司法调解等调解模式,调动各方面力量化解矛盾纠纷,今年以来涌兴派出所已累计调解群众矛盾纠纷百余件,仅1件调解未成功,调解成功率达99%以上。
强化宣传教育提升群众法律意识。由于地域环境、传统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当前农村地区群众的法制意识还很淡薄,观念上不认同、不接受法律,行为上不遵从,不执行法律规定、条款等现象大量存在,涌兴派出所在普法宣传中,以中小学为重要普法场所、以农村为重要区域,运用多种形式的宣传方式,开展普法宣传,引导农村居民通过法律手段解决邻里纠纷、土地产权及其它纠纷,做到学法、懂法、守法、合理用法,持续加强法制宣传力度,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努力消除少数群众“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的错误认识。
完善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机制。农村居民遇有重大矛盾纠纷时,考虑诉讼费用、聘请律所费用等经济因素及法院受理周期较长等因素,大多不愿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矛盾纠纷,当事人双方大多不理会有关自诉伤害案件、民事诉讼案件的规定,硬要派出所处理,不仅加重了基层派出所负担,还严重影响了矛盾纠纷排除化解工作的开展。按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涌兴派出所联合综治、公安、司法等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健全了大调解、公调对接等调解机制,一旦在工作中遇到难以化解的矛盾纠纷,立即启动相应的工作机制,进行联合调解,发挥群策群力化解群众矛盾纠纷。
努力提高民警化解矛盾纠纷工作的能力及水平。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使得基层派出所在农村矛盾纠纷调处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调解矛盾纠纷向来是派出所民警的一块“心病”,是一桩“费力不讨好”的工作,面对重大矛盾纠纷的时候,如果调解方式方法运用不恰当,不但不能到达调解的效果,反而会使矛盾纠纷激化,导致矛盾加深更加难以化解。涌兴派出所一方面做好派出所民警“传帮带”,由调解经验丰富的老民警向青年民警传授调解经验方法,着力提升民警的调解工作能力水平;另一方面强化民、辅警的日常学习,着力提升民、辅警的法律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
——创新服务群众,浓厚警民鱼水情
“枫桥经验”一路走来,群众路线始终是力量所系、初心所在。涌兴派出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根本立场,与时俱进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最大限度赢得民心、汇集民力、尊重民意,真正让人民群众成为社会治理最大受益者、最广参与者、最终评判者。
服务群众零距离、贴心服务在户籍 。2017年12月份,平安乡木岭村的村干部到派出所向民警反映木岭村有位76岁的老婆婆王启珍,三十多年前因患疾病导致瘫痪,行动不便只能卧床休养,一直也未能到派出所办理二代身份证,为此无法享受到国家的扶贫帮扶、医保社保低保、高龄补助等优待政策。得知了这一消息,派出所的民警趁着当天中午下班的时间,带着相机、背景布赶到王启珍老人家的家里,专程为老人办理二代身份证件,并为老人免去了办理身份证的费用。派出所的这一举动,得到了群众的好评。从那之后,派出所就定下了一条规定,辖区凡是因身体原因不能到派出所办理身份证件的,一律由派出所民警上门服务办理,仅此一项便民措施就使数十名群众受益。
上门为困难群众办理身份证件,仅仅是涌兴派出所户籍业务推出的系列便民服务中的其中一项,按照“放管服”和“最多只跑一次”的要求,派出所率先推行了户籍审批制度改革,推进“AB岗制”,即将原来由所长审签的户籍业务审批权下放给副所长。当所长因开会、下乡等原因不能为办事群众审签户籍业务的,由值班副所长审签。为此减少群众办理户籍业务的等待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让群众最多只跑一次路。派出所一系列便民举措,方便了群众,提高了效率,转变了作风,群众满意度达到99.8%。
——为民解忧出实绩、警民共建连心桥
2017年10月9日四川新闻网报道了一篇题为“秋雨夜女子轻生,黑夜里警民救援”的新闻事件。时间回到2017年10月6日的晚上,涌兴派出所的民警接到群众报警称有一女子在离派出所不远的河边跳河轻生,值班民警冒着雨飞奔赶到现场,轻生女子已经到了河的中央,正在河中挣扎,时不时冒个头、露个手在水面上,再不施救就来不及了,民警跳到了水中,与几名年轻人一同合力将轻生女子救了上来,女子的家人急匆匆赶到现场,对民警及热心群众见义勇为的行为再三感谢。
2018年4月24日达州晚报报道了涌兴派出所民警拾到钱包,将价值数千元的财物物归原主的事迹。当天派出所民警赵仁刚、辅警李银哲在进行赶集日街面巡逻的时候拾到一个皮包,包内有现金数千元、金戒指2枚、数张银行卡和一张身份证,现场周围的人均表示不知道是谁掉的皮包,包内的身份证成为唯一的线索。民警立即通过身份证号码查找到皮包的失主,失主大妈接到民警的电话时正在焦急地寻找着皮包,听到民警拾到了她丢失的皮包,立即就赶到派出所领取。失主查看包内的钱物丝毫未动,激动着取出千余元现金要感谢民警,民警婉言谢绝并叮嘱其看管好自己的随身财物。失主大妈为民警拾金不昧点了一个大大的赞。
一桩桩、一件件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都是涌兴派出所为一方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实迹展示,这一切都只为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融合社会治理、织密治安防控网
人口管理精细化。一直以来,基层基础工作薄弱制约着涌兴派出所的发展建设,2018年以来涌兴派出所痛定思痛,动员全所之力强化以“一标三实”为核心的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对“人、房、业、址”等治安要素进行全面的重新采集,做到“应采尽采、应登尽登、应销尽销、常态维护”,突出重点单位、重点房屋和涉案信息的比对核查和综合研判,并根据研判信息,为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提供及时、准确的基础信息,实现“底数清、去向明、信息实、服务好”目标。对容易滋生违法犯罪活动的网吧、旅馆等治安复杂场所,采取定期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切实提升辖区治安动态的管控能力。
安全防范严密化。涌兴派出所以提升辖区人民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做为安全防范工作的突破口,针对辖区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多的人口结构特点,选择在校中小学生和偏远村社居住的村民做为重点提升对象,依托“农民夜校”和校园法制讲堂等平台,全面开展法律法规、防火防盗防骗、禁毒防毒等安全防范教育,辖区群众的需求在哪里,派出所的民警就宣传到那里。同时立足实际推进农村“雪亮工程”建设,通过“卡口+探头”的模式,基本实现雪亮工程重要场所、重要路段的全覆盖,为空心化问题日益突出的偏远农村地区的安全防范提供了有力保障,也实现了发案率逐年下降,破案率逐步提升的既定目标。
沟通联系便捷化。互联网已经融入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为创新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开辟了新天地。涌兴派出所在全局范围内率先建立了微信公众号,设置信息公开、户籍业务办理指南、投诉建议、安全防范等内容,群众可以通过公众号足不出户地了解派出所工作情况、户籍业务办理规定,掌握安全防范知识和进行投诉建议;开创性地建立了警民微信群,派出所民警和辖区人民群众都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加入群组,民警在微信群内发布案件线索征集、安全防范常识、寻人启事公告、了解社情民意,群众也可在群内进行在线咨询,线下和线上融合,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便捷了警务活动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