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30日18时许,四川木里县雅砻江镇立尔村境内因雷击引发森林火灾。时值春夏交替,高原气候干燥,突发的一场大火,让原始森林的灌木丛熊熊燃烧、烈火冲天,火光划破了高原无人区夜的黑。整整13天,312小时,各级党委政府、森林消防官兵、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公安机关全体参战民警,发扬着敢于冲锋、连续奋战的精神,怀着对英雄的无限哀思和崇高敬意,忍着悲痛和泪水,都在勇敢无畏地与火魔顽强对抗,用忠诚和奉献、献血和汗水,为祖国和人民撑起一片安全的蓝天。
4月1日凌晨,凉山州公安局在接到木里县公安局关于此次火灾事件造成32名扑火人员失联的情况报告后,迅速成立前线指挥部,全体民辅警进入全天候备战状态,听候指挥。同时抽调特巡警、刑侦警力奔赴现场,会同木里县局及相关部门全力开展现场治安管控、交通秩序维护、DNA采集、火灾扑灭、人员搜救、火灾原因调查等工作,有力确保了现场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
从3月30日发生火情的第一时间到4月2日火场转入清理余火和看守火场阶段,再到4月6日火场受大风影响隐蔽烟点复燃,直至4月12日实施地空配合扑救后整个火场未见明火,火场得到全面稳控。连续13天,惊魂动魄的312小时里,300余名公安民警始终坚守在火场一线,协调现场交通、保卫、救援等各项工作,使扑火救援任务能有序快速开展。
为配合有关部门统计确认牺牲英烈名单,州局积极调度资源全力支援,先后抽调30余名刑事技术骨干民警组建技术鉴定组,连夜开展牺牲英烈的尸表检验及死因认定等工作。法医和照相人员克服烈日、饥饿、设备不足等条件,主动作为,积极参与现场勘查及尸体检验,先后共检验31具遇难者遗体,并对所检验遗体全部进行个人身份识别,为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凉山公安及时成立交通保障专班,全面启动木里至西昌“水陆空”沿线及西昌各重要点位之间的道路交通应急保障机制,密切关注各类地址灾害和恶劣天气,持续保持交通安全高压管控态势,不断强化交通违法打处、路面交通指挥等工作力度,有力确保了事故处置期间各重点道路沿线24小时安全、有序、畅通。
随着"3.30森林火灾"失联人员遗体全部找到,“30名救火英雄全部牺牲”的消息迅速成为全国的焦点和头条,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网络舆情呈“井喷式”增长。根据巡查监控和网民举报,州局和各地公安机关积极协同,先后赶赴福建、陕西等地,抓获侮辱救火英雄等恶性言论违法犯罪嫌疑人14人,与此同时,各地公安机关宣传部门及时通过新媒体平台公布案件进展情况、普及消防知识、正面宣传引导,广大网名和社会群众的纷纷点赞,坚决捍卫了英雄荣誉和网络秩序。
坚守,是参与此次扑救行动所有人员的真实写照。由于着火点地形复杂、山路险峻,大多数山体坡度接近70度,山路只有不到半米宽,越接近山顶越没有路,只有采菌子的人走出的小道,而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型灭火设备根本无法派上用场,这给灭火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题。为了配合灭火救援工作,凉山公安全体参战民警,团结协作,各尽其责,交警部门积极配合各方的救援队伍,为消防车、医疗队开辟绿色通道;派出所民警对火灾现场秩序进行维护,特巡警对直升飞机临时停降处、取水处路段及地点进行安全保卫,确保扑火工作顺利进行。
工作中,全体参战人员充分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饿了,啃口面包;渴了,喝瓶矿泉水;累了,就靠在树上、睡在石头上休息一会。有的参战人员连续四五天没洗过一次脸,睡觉时从没有脱过衣服,双眼布满了血丝,嘴唇起了血痂,嗓子也沙哑了,但没有一个人喊苦叫累,都在坚守岗位、默默战斗……
“3.30”山火,燃烧了全国人民的心,炙热着各族儿女的爱。那片黑雾笼罩的大山处,橙色与藏蓝色交相辉映,映射出警徽闪闪发亮。他们以“忠诚”为荣,以“为民”为耀;在火场一线,他们临危不惧,与火斗争;在抢险一线,他们不畏艰辛,救民于危难。他们用青春和热血,诠释着忠诚与无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