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岭乡最美“警色”
2019年03月13日 04:37
来源:
中国警察网
作者:


当好“专员”治好毒 在走访中,他深刻认识到毒品和艾滋病是深处凉山州偏远山区群众致贫的重要原因,他与村“两委”研究决定,把治毒和脱贫工作相结合,认真开展禁毒防艾培训和巡回宣讲,为了让群众远离毒品,他积极克服环境恶劣、语言不通等困难,利用每一次走村入户的机会与村民打成一片,把以前在基层队所办理过的一些案例,对村民进行宣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慢慢以滴水穿石的精神,宣传国家的教育政策,传播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范例,以自身的奋斗经历让村民感同身受思想上有了很大的改变。作为禁毒战线的“老民警”李亮主动承担全乡禁毒工作的重担,条件艰苦,没有办公电脑,他就想办法在手机上打字,在手机上办公,迅速建立起吸毒村民禁毒档案,形成了各村“四治专员”每月上报一次各村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的摸排情况和谈话记录,乡“禁毒专员”与各村“四治专员”协调汇总后上报县禁毒办公室的工作模式。2018年,该乡禁毒工作名列全县前茅,全乡吸毒人员得到有效管控,“索玛花工程“得到有效落实。由于紫外线强烈,李亮身上的皮不知晒伤了几次,但不管脱了几层这身警服永不褪色。 黄六斤是侧洛村的一名吸毒人员,早年因为不懂事跟着其它人吸毒。在乡社区戒毒康复站成立后,李亮主动找到这名吸毒人员,给他宣讲毒品的危害,告诉他如果定期尿检等事项,鼓励他脱毒。在李亮的帮扶下,黄六斤在乡和村的建筑工地上务工,有了稳定的生活来源,生活充满了信心,连续半年尿检均为“阴性”。 当好“队员”做好事 没有信号,没有饮用自来水,每天只吃两顿饭连吃蔬菜都很奢侈,他才切实地体会到了,凉山脱贫攻坚的紧迫感和迫切性。“从繁华城市到大凉山腹地,两者间的贫困反差深深震撼了我,我也明白自己该为当地贫苦百姓做点什么!”作为驻村工作队员的他,真心为老百姓做好事做实事。 苦使木是侧洛村上西组的贫困户,一位近七旬的老人,家中仅一人。作为驻村工作队员的李亮在了解到老人的情况后,经常在到家中看望老人,鼓励老人要坚定生活信心,定期为老人送上生活必需品。在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为老人安排了公益性岗位,让老人在空余的时候可以跟大家多交流、多锻炼一下身体,现在老人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一句句“卡莎莎”让李亮内心无比温暖。 侧洛村小学和村幼儿园还有80多名学生在此读书,他经常来看望孩子们,陪孩子们聊天做游戏,为孩子们上法制宣传课,在看到孩子们书包陈旧、衣服单薄的情况下,自己掏钱为孩子们购买学习用品,鼓励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认真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孩子们亲切称李亮为“警察老师”。 半年以来李亮同志先后协同社会帮扶力量为贫困群众“送温暖”捐赠衣物800余件。为贫困家庭学生购买学习用品100余套。 “世界的改变不是一个人做了多少,而是感染身边的朋友。每个人都尽一点点力,让爱永恒。希望通过自己的一点努力给他们一点点关爱,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让他们过的温暖一点”李亮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当好“干部”服好务 为切实抓好党的各项政策宣传,根据贫困群众对政策的知晓情况和家庭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教育、医疗、住房、生产、就业等扶贫政策进行解读,提高贫困群众对政策的知晓率和认可度。他与工作队的同志克服山区交通不便、 语言不通的困难,常驻村里,他经常是一早上山到天黑才回到住地,在房前、路旁与村民聊聊天、拉家常、宣传政策,了解他们的困难和意愿。在“全民体检”中为缓解乡卫生院人手不足的问题,以前掌握部分医学知道的他,主动为群众量血压、抽血等,给老百姓宣讲体检的好处。在“佛山务工”中李亮主动承担起宣讲员角色,结合自己在广东出差、实习的亲身经历给老百姓介绍那边的用工环境、生活环境,赢得了老百姓支持,在他的鼓动下,先后有二十名贫困户主动报名要求去佛山务工。在“农民素质培训班”中,他主动要求承担教师角色,给老百姓上禁毒防艾和扫黑除恶知识讲座,通过通俗易懂的话语,简单的视频和图片讲解,使老百姓明白了毒品的危害、艾滋病的预防、黑恶势力的可恶。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未来三年,他将以凉山为家,以彝族同胞为亲人,以脱贫攻坚为使命,用行动诠释忠诚,用实干见证担当,将青春汗水洒在这片脱贫攻坚的大地上,大凉山的生活将越来越好。 |
中国警察网络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