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成都市公安局监管支队认真贯彻落实公安部、省公安厅和市公安局关于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部署要求,多措并举做实做细心理健康服务各项工作,帮助民辅警提升认知,释放情绪,缓解压力,不断强化队伍心理素质,全面提升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加快形成新质公安战斗力提供了坚强的队伍保障。
提升意识,内部挖潜,全心打造心理服务团队
在监所管理实际工作中,监管支队切实做好被监管人员心理风险评估与干预矫治,建立一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队伍,维护监所队伍的心理健康,提升管理效能。监管支队历届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赓续接力,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和建设支队在职民警心理咨询师队伍。多年来,通过统一组织报考,邀请专家开展专题辅导,统筹安排复习备考时间等方式,监管支队积极动员鼓励在职民警考取心理咨询师证书,其中各级领导充分发挥头雁领航作用,带头学习和参加考试,营造了深学争优、实干争效的浓厚氛围。截至目前,支队已有20余名民警取得心理咨询师证书。
服务为本,精准发力,全力守护队伍心理健康
监管支队定期组织全体民警参加心理素质测试,并组织支队心理咨询师定期参加队伍思想状况分析,站在专业角度分析评估民辅警心理状态,从队伍整体“面”上和个别“点”上,分析和找出压力源,针对性开展民辅警个体心理疏导。同时按照“特殊情况一人一策”“双警家庭一对一策”“具体情况一时一策”的原则,对队伍进行分类分级管理,及时有针对性的给予关心帮助,切实解决实际困难。根据多年实际工作经验积累,支队总结提炼出了成都公安监管心理健康服务“四位一体”工作体系特色品牌,即从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筛查、心理服务咨询和危机干预介入四个方面综合施策,有力有序开展各项工作,切实有效缓解队伍心理压力,全力守护民辅警心理健康状况。
发挥优势,融合实战,全面筑牢监所安全防线
根据公安监管业务警种特点,监管支队多轮分批组织支队心理咨询师对监管民警开展业务培训,指导监管民警将心理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管理之中——在对被监管人员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中,注重巧妙运用心理学方法和技巧;通过心理疏导和释法宣讲,促使被监管人员提升思想认识和法制意识。系列心理矫治工作措施的落实,进一步提升了监所教育管理成效。今年来,市级各监所累计开展矛盾化解4000余人(次),其中拘留所化解成功率达 89.05%,成为了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公安监所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