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警察网讯 12月31日上午,成都市公安局召开网络安全治理成效新闻通气会。
据悉,今年是我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三十周年。互联网蓬勃发展,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社交、购物、娱乐等领域的新应用层出不穷,让人民群众享受到了互联网时代的便捷,但互联网发展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对此,成都市公安局高度重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024年以来认真落实公安部、省公安厅党委及市委、市政府相关部署,深入开展“净网2024”专项行动,剑指人民群众关心的网络安全问题,履职担当、主动作为,侦破了一批网络违法犯罪案件,抓获了一批不法分子,关闭了一批造谣传谣账号,整改了一批网络安全漏洞隐患,切实维护了全市清朗有序的网络环境,守护了人民群众幸福和安宁。
依法严打网络违法犯罪。当前,传统犯罪加速向网络蔓延,新型网络犯罪加速迭代,呈现“多发高发、蔓延变异、野蛮滋长”等特点。成都公安坚持打整体战、合成战、集群战,坚持断链条、铲源头、除危害,侦破侵犯公民个人信息、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等网络犯罪案件1201起,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1116人,打掉10余个实施网络暴力犯罪、组织驾校考生作弊、使用“外挂”抢占医院号源的犯罪团伙,对犯罪分子形成了高压震慑态势。
重拳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今年是公安部确定的公安机关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年。近年来,在新媒体时代多元的信息传播环境中,网络谣言的内容广度、传播速度、影响范围以及社会危害性都显著增强。成都公安坚持依法打击和综合整治相结合,侦办汽车销售人员炮制“豪车车主感情纠纷”、网络主播“约架”摆拍直播、利用AI编造虚假图文等网络谣言案件371起,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31人、行政处罚341人,约谈互联网平台企业28家次,关停或禁言违法违规账号756个,公开辟谣15次,公布典型案例138起,有效遏制网络谣言高发频发态势。
大力加强网络安全保护。高危漏洞、网络钓鱼、网页仿冒等网络安全威胁持续演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重要信息系统面临攻击、窃密等风险。为此,成都公安进一步加强对全市重点网站、重要系统的实时监测,确保重大网络安全事件“零发生”。同时,用好用足用活《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条例,依法办理不履行网络安全保护义务、不履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等行政案件507起,有效压紧压实各行业重点单位网络和数据安全主体责任。
明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成都将举办第十二届世界运动会,做好网络安全保卫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成都公安机关将聚焦构建“专业+机制运行+大数据”的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持续深化“净网”护网“各项工作,持续对各类网络乱象发起凌厉攻势,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网上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新闻链接:成都公安机关通报四起典型案例
一、利用AI技术拼接图片编造谣言案
今年6月,一则题为“新都区大丰街道九旬老人遭儿女遗弃,流浪乞讨多年成‘皮包骨’”的文章在网络上流传,引发网民关注。经公安机关核实,文中图片来源为某外国博主救助流浪老人的视频截图,文中提到的当事人“李老头”也远在大洋彼岸。经调查,网络博主张某在网上刷到该外国博主视频,为吸引流量、博取关注,使用AI程序,结合视频截图,编造并发布了该虚假文章。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之规定,公安机关对张某处以行政拘留处罚。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利用AI合成技术编造谣言,甚至生成逼近真实的图片、音视频,颠覆了“有图有真相”的常规认知,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在此,成都公安提示广大网民,谣言止于智者,传播止于你我。对于网上信息要理性思考、多方求证,未经核实真实性的信息,做到不传播、不扩散。对于AI生成的内容,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标记。成都公安机关将加大对AI造谣的查处力度,依法严打违法犯罪行为。
二、网络主播摆拍“约架”案
今年7月,在某直播视频中,四男两女在一烧烤店发生纠纷,两名女子使用啤酒瓶互殴,其中一人头部受伤血流不止,被120紧急送医,另一人口吐鲜血瘫坐在路边。该视频引发网民关注和热议,直播间参与人数达2.8万人。
经成都公安机关调查发现,该事件是一场以博取流量为目的,精心策划的“演出剧本”。李某某等7名网络主播按照事先商议的“剧本”,以感情纠纷为由,在直播间连线“约架”,并先后前往成华区、龙泉驿区等辖区的烧烤店线下直播“斗殴”。李某某等人使用提前购买的“道具血浆”“爆血胶囊”等道具,制造双方人员受伤假象,并拨打“120”急救送医。事后,该7人在网络平台发布视频,煽动粉丝情绪,制造网民对立。公安机关依法对其中两人处以行政拘留五日的处罚,对另外5人处以行政拘留七日的处罚。
三、喻某某等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
今年9月,成都公安机关陆续接到群众报警称,有自称某银行工作人员打电话让其参与银行投资,疑似遭遇诈骗活动。对此,成都公安高度警惕,针对群众提供的线索开展侦查,发现喻某某、杜某等人通过网络购买数万条公民个人信息,冒充银行工作人员精准行骗。10月,案侦民警将该犯罪团伙挡获。犯罪嫌疑人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53条之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目前,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
成都公安提示,社会公众应当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有关企业应当落实安全保护措施,规范信息采集和使用;相关从业者应当树立法律意识,不要违规收集、倒卖公民个人信息。公安机关也将持续加大打击整治力度,坚决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四、网络运营者不履行网络安全义务案
今年6月,成都市某物业管理公司办公系统遭到黑客攻击,登录页面被篡改为违法信息,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公安机关调查发现,该办公系统存在高危漏洞,并且未部署防火墙、杀毒软件等基础防护措施。黑客利用该漏洞实施网络攻击,轻易取得系统服务器控制权限,进而篡改登录页面内容。进一步调查发现,该办公系统由成都市某技术有限公司开发和运维,该公司在明知系统存在漏洞的情况下,未及时告知物业管理公司,未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导致系统被黑客攻击。
该物业管理公司不履行网络安全保护义务,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二十一条、第五十九条规定,对公司处以罚款一万元的处罚,对主要负责人处以罚款五千元的处罚。成都某技术有限公司未按规定告知、报告安全风险,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二十二条、第六十条规定,对公司处以罚款五万元的处罚,对主要负责人处以罚款一万元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