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反映有钓鱼者在19号岛上放无人机……”在三岔湖景区马鞍山游船码头,正在开展巡逻的乘风救援队队员殷波的手机里,“平安勇士联盟”工作群弹出一条工作协同提示。接此信息后,殷波积极响应,立即配合派出所社区民警赶赴事发地开展处置工作。这个场景,正是四川省成都市公安局东部新区分局龙泉山灌区派出所与辖区企业平安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动缩影。
机制创新 构架平安共建新格局
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基层治安防控面临犯罪手段智能化、风险因素叠加化的新挑战。龙泉山灌区派出所坚持党建引领,践行主动警务局策,积极探索派出所主防新路径,联动三岔街道办、水务中心、裕丰公司组建了“东部新区平安勇士联盟·乘风救援队”。乘风救援队25名党员先锋、业务骨干成为“东部新区平安勇士联盟”群防群治新力量,同时也被纳入派出所“义警”体系。这支队伍积极配合派出所开展治安巡防工作,为护航辖区平安注入强劲动能。
去年以来,龙泉山灌区派出所联动乘风救援队创新推出平安共建“四联机制”,即治安信息联通、风险隐患联排、突发事件联处、安防设施联建。这套机制的生命力在于,党建引领、警企联动、双向赋能。派出所定期向乘风救援队通报治安形势、典型案例及安全防范提示,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实操演练。乘风救援队也积极配合派出所开展安全巡防、业务协同等平安建设工作。乘风救援队队员们对此深有感触:“过去发现可疑人员只能报警等待,现在我们可以一边先期处置、一边报警联动,警企配合护平安就像齿轮咬合般顺畅”。
警企联巡 探索联勤防控新路径
深夜十点,乘风救援队队员焦长勇在巡湖时发现一名女子神情沮丧,不停地在湖边徘徊,于是立即拨打龙泉山灌区派出所值班电话。3分钟后,派出所民警赶到现场,与队员一道对该名感情失意的女子进行耐心劝导,并将其平安送回家中……这种即时响应的巡防联动工作场景,正演绎着警企联巡机制重构辖区安全底色的创新实践。
自2024年乘风救援队组建以来,该群防群治新生力量便怀揣“平安共建共治”使命,化身正义“平安先锋”,配合龙泉山灌区派出所构筑起“专业巡防+行业联防”的立体防控网络,使三岔湖景区沿线、场镇街面在重点时段见巡率提升90%,将平安共建共治传递至辖区的每个角落。
乘风救援队配合派出所、街道办常态开展安全巡防巡查,加强防溺水、防电信网络诈骗、净空安全、禁毒知识等宣传,轮值开展游客安全提示、交通安全指引、占道经营劝导,使三岔湖景区停车纠纷、消费纠纷、钓鱼纠纷等警情连续4个月零发生,场镇背街小巷110警情下降50%,配合派出所及时排除安全隐患12处,协同帮助游客解决急难愁盼问题40余个。这种警企联巡、融合共治模式带来的显著成效,正如夜间烧烤摊主李大姐所说:“现在巡逻的,有警察,有平安勇士联盟乘风救援队。他们是我们的安全守护者,让大家安全感爆棚。”
多元联动 打造护校安园新模式
除参与联巡联防平安共建工作之外,乘风救援队还配合龙泉山灌区派出所开展护校安园行动。这也是派出所“1+1+N”联防新机制在校园安全治理中的生动体现。去年以来,龙泉山灌区派出所联动乘风救援队、校园安全“最小应急处置单元”,在距离学校200米范围内,发动中小学幼儿园周边商家、社会力量设置“平安勇士联盟”应急处置点,构建起“派出所—校园—企业—商家—社会力量”护校安园五级响应链。
同时,乘风救援队还配合派出所参与到辖区“护学岗”工作中来,在中小学幼儿园上学、放学时段全力参与校园值守、交通疏导、校园安全演练和校园周边巡逻防控工作,配合校方、警方积极维护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正如一位幼儿园家长所言:“当派出所警察、乘风救援队和学校保安站成一道风景,安全就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每个孩子触手可及的防护甲。”
龙泉山灌区派出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单向管理走向协同治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警企联动机制重新定义了新时代平安治理的内涵。这种创新实践不仅破解了警力有限难题,更培育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平安治理共同体。当安全需求与平安联防实现价值共生,当警企联巡的行进轨迹化作“平安航线”,一幅共建共治共享的平安治理新图景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