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四川省江油市公安局双河派出所快速侦破一起冒充警察的招摇撞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李某某、蒋某某,现场查获仿制警用装备及伪造法律文书等关键证据。据悉,此案从接警到嫌疑人落网仅用3小时,展现了江油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的高效率,也为群众防范新型诈骗敲响警钟。
案件回顾:假警察以“取保候审”为由索财 真民警火速擒获
3月17日下午,江油市双河镇马蹄岗村村民吴某某在村委会,遭遇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一名身着制式警服的男子自称“绵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民警”,声称可为其被刑事拘留的儿子“办理取保候审”,但需支付“关系费”。该男子出示了所谓“法律文书”,并穿着警服,甚至携带手铐、警棍等装备,其言行举止极具迷惑性。因被索要钱财,吴某某察觉异常,于18日11时许向双河派出所报案。
接警后,双河派出所立即协同市局督察大队、政治处、情指中心开展调查工作。于18日14时许在江油市城区将李某某、蒋某某抓获。随后,民警在大康镇李某某家中查获仿制警服、手铐、警棍、警衔、警号、警帽、执法记录仪及相关伪造的法律文书等物品。
经审讯,两名犯罪嫌疑人对冒充警察实施诈骗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深度剖析:嫌疑人伪造法律文书升级骗术 精心挑选作案目标
办案民警介绍,此案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骗术专业化。嫌疑人不仅仿制警服、警械,还伪造带有公章的法律文书,甚至使用执法记录仪伪装执法过程,欺骗性极强;二是目标精准化。选择农村地区的居民或法律意识薄弱群体,利用其亲属涉案后急于解决问题的心理实施诈骗。
本案中,李某某、蒋某某不仅冒充警察,还伪造法律文书,可能面临数罪并罚。目前,两人已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针对此案类似的新型诈骗手段,江油公安发布提示,四步识破“假警察”陷阱:
一、身份:民警执行公务必须主动出示警官证,可通过拨打110或前往派出所验证警号、姓名。
二、警惕“私下交易”:公安机关办理取保候审需经严格审批,不会通过现金或私人账户收取费用。
三、查验文书真伪:法律文书均盖有单位公章并附带联系方式,可通过官方渠道查询案件编号。
四、保留证据报警:若遇可疑情况,立即记录嫌疑人体貌特征、车辆信息,并拨打110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