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者头部有骨擦感,说明颅骨有骨折,根据死者所处的位置判断,应是跌入坑中摔伤所致。”
“尸体身上的明显损伤一共有五处,其中,特殊形态颅骨骨折的边缘比较整齐,长度约3cm。能造成这样颅骨骨折的器具必须满足几个条件——质地坚硬并且有一定的重量、具有扁而窄的接触面且便于挥动。此外,嫌疑人的力量也必须较大。”
说话间,四川警察学院学生罗贵森的勘验动作并未停顿,一如既往的一丝不苟。在他面前的“尸体”已高度腐烂,一些白色的虫子在“尸体”上钻来钻去,留下一个个虫洞,“尸体”散发着浓烈的异味,直入脾肺。这具尸体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他是谁?杀人的凶器又是什么?
重重谜底正待揭开,但并不需担心时间的流逝而无法及时给死者家属一个交待。因为作出分析的“他”还不是手握要案的警察,而是警察学院现勘大比武的选手罗贵森。他所检验的“尸体”也只是一个高度还原的道具。
英雄不问出处,台前各显神通
推理根本没有什么高低,更没有什么胜负。这是因为真相永远只有一个!
——《名侦探柯南》
自去年首届现勘大比武的顺利举行在学院内引起了广泛关注,使得今年现勘大比武将要举行的消息一经宣布,就在校园内引发报名热潮,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四百三十多名预备警官组成的39支队伍报名参赛,而每一支队伍都给自己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期望这个名字能够出现在第一名的榜单上。
然而残酷的赛制,仅仅8支队伍能够通过初试参加复试,就给了这些年轻人一个“下马威”。以现场勘查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初试题目,全面涉及现场勘查的各个方面,对于刚刚入学2个多月的大一新生,实在有些难度,却也成为参赛学生学习补充的动力。进入复试的8支队伍面对8个完全不同的场地、案件进行现场勘查,整个过程,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考官的关注之下,勘查结束后,所有参赛组要将所有提取到的物证汇总上交,由工作人员进行物证保全,参赛小组则根据现场所拍摄的照片进行卷宗制作和现勘笔录的整理,并结合委托鉴定书的鉴定结果制作案情分析。“第二轮比赛后期材料的制作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我们组一起熬夜做材料的那几个夜晚最使我印象深刻。大家想着不能半途而废,搏一搏,争取拿个好成绩,于是大家互相加油、打气,把劲儿往一处使。可以说,我们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大家的齐心协力。”刑技1603学生吴泽松感慨道。
历经56天的激烈角逐,吴泽松率领的“富贵在天”队获得了第1名。“比赛中最有趣的环节是勘验部分,尤其是进行取证的时候。这种有趣源自于我们能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战中,这能带给我们莫大的成就感。”吴泽松说,“通过本次现勘大比武,我们深入了解了整个现场勘查全过程,包括实地勘验和后期材料制作,甚至是ppt制作和汇报。但我们赛后总结发现,勘验过程中,我们仍然存在现场保护意识不够强、物证提取步骤不够完善等问题,离成为专业勘查人员还有很长的距离。”
为展一场惊艳,幕后十年细功
没有比平凡的事物更不寻常,更值得研究的了。
——《福尔摩斯探案集之身份案》
“我们站在另外一个层面,实际参与到比赛的策划中,同样也将理论运用到了实战中。”成为现勘大比武的工作人员,让陈博伦对“学以致用”有了更深的理解。
为了营造良好的氛围和逼真的效果,工作组成员从前期策划到后期布置安排得事无巨细。刑技1603的工作人员苟帅说:“每个组的案例都会有相对完整的背景,比如我们组负责的案例——张某因长期吸毒赌博欠下巨债,无力偿还,选择割腕自杀,但没有成功,最后上吊自杀。” 此外,每组案件的物品准备都有明确的安排和规划。现场布置中,每一个物品的存在与位置摆放都是设计人员想象力与知识运用能力的结合,还要加上在主办方成员建议下,若干次的修改完善。
整个过程中,最令陈博伦印象深刻的是:“在第二轮比赛的前期准备工作中,由于知识和阅历有限,我们在案情设计方面总有许多不专业、不合理的地方,系部老师和大四的师兄师姐就会放下手里的工作和复习,用他们的实战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修改意见,帮助我们解决各个难题。”
“主办方还设计了专门的同学来破坏现场,考察我们的现场保护意识,这点同样令我印象深刻。”吴泽松提到。可见,高还原度是本次大比武最大的特点及优点之一,大比武更是邀请到了来自地市州公安局刑侦一线的民警直接参与到命题、评委工作中,从实战的角度指导预备警官们。这也使得无论是参与者还是旁观者,都对这次的比赛的实战化、专业化印象深刻。第三名小组成员罗槿瑜同样提到了这点:“现场勘察的时候有安排的围观人员企图冲入现场,甚至破坏现场——这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事,因为现实中就是会有很多突发状况。这让我有真正参与公安工作的感觉。”
理论融入实战,提升依凭前瞻
每一个细微的结果,存在着上千种可能的原因,不要做想当然的推理。真相,需要多角度的证据稳定支撑才能最终显露出来。
——《法医秦明》
现勘大比武是四川警察学院刑技系响应公安部“一长四必”的新举措。“为了严格贯彻落实公安部提出‘四句话,十六字’方针要求,结合公安教育人才培养机制,在实战化背景下提升公安院校人才素质能力,刑技系提出了以犯罪现场勘查为教学核心要点,以贴近实战、服务实战为目标,不断为公安事业不断培养、输送人才”,刑技系教师龙兵说道。
现勘工作并不只是刑技人员的工作,而应该是所有公安民警的基本功。可以说,与上一届现勘大比武相比,此次活动针对的是全校学生,而不仅仅是刑技系高年级的学生。在现勘大比武紧张的同时,相关的主题活动也在轻松的氛围中展开,吸引了不同年级、不同系部的同学踊跃参与其中。二球场上,各个主题活动的摊位前人头攒动——观察现勘箱各类工具,体验捺印指纹掌纹、显现指纹掌纹,竞答推理性问题……精彩纷呈的项目带给了他们许多乐趣,那是破解迷题的自豪,也是收获新知的满足。
要成为一名称职的预备警官,仅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严谨的态度、敏锐的观察力及逻辑推理的能力,而参加现勘大比武的经历无疑能让学生们对此印象更加深刻。
本届比赛在提高现勘工作质量的同时,加强了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比赛当中。“增强执法警察的现场勘验能力已被提上公安部教学改革要求的日程,通过本次现勘大比武,我们产生了很多新的想法。一是要丰富模拟案件的内容,同时提高模拟案件的真实性;二是希望能在下一届加入网络案件的勘查,以及融入电子取证、视频侦查等技术。虽然我们学校在设备、技术方面还有所欠缺,但是我们的理念要跟上、要进步。”龙兵说。(王先俊 李倩坤 敖洁 刘雨薇 王紫菡 王浩然 张皓翔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