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手机、互联网的普及,微信、微博等自媒体的来临,如何充分利用好新媒体开展民警思想政治工作,树立分众传播、精准表达宣传工作理念,推动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提档升级已经成为我们必须解决好的现实课题。
【镜头】2016年9月3日,一则警方在餐馆内抓捕罪犯嫌疑人的视频在网上流传。视频中,数名男子与一名试图逃跑的男子激烈搏斗后将其制服并送走。随后,其中一名“挂彩”的年轻人向餐馆老板说明原委并提供赔偿,还不忘向在场所有人诚意致歉。事发后,在场不少人深受感动,并将记录下的视频传上网,收获一片点赞、好评。这就是被多家媒体争先报道的重庆涪陵“镜头下执法”事件。
【启示】从重庆涪陵“镜头下执法”事件的发酵、酝酿到事件的爆发、大面积井喷式宣传,我们看到了民众对于公安民警执法正规化、有序化的认可与支持。一方面,媒体正面的报道、群众自发积极引导舆论的行为,反映出广大人民群众对警察执法正规化的需求和渴望;另一方面,这种一面倒的点赞、称颂也从侧面反映出公安宣传工作中长期存在的与群众间的隔阂与距离感。据统计,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国政务新媒体数量呈现爆炸式增长,政务微博、微信账号总量达30余万个。2015年全国政务机构微博TOP 10﹪账号中,公安微博数量高居第一,占33.13﹪。公安政务微博形成多层级、多警种覆盖,覆盖人数达2.8亿,打造了舆论传播新阵地,在此新形势下,各级公安机关必须积极顺应新形势,努力用好新媒体,不断提升网络新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社会沟通能力和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水平,切实发好公安声音、讲好警察故事,引领社会风尚、树立公安形象,成为政务新媒体发展的生力军。
如何选题:精心策划 原创内容很重要
精心策划、长期预热、层层铺垫和推进式宣传,能极大地提升公安工作的影响力。把笔触、镜头、话筒对准公安工作的亮点、特色工作,聚焦广大公安基层一线民警投身公安工作的场景,报道公安机关为民服务、打击犯罪、治安防范和社会管理创新等方面推出的新举措、取得的新成绩,是公安宣传工作提升原创内容的一大改革方向。
【例证】攀枝花市公安局积极顺应宣传形势新变化,深入研究策划,加强“两微一网”等新媒体运维工作,目前,已经全面建成公安微博微信,其范围覆盖全部分、县局,交警支队,同时积极与指挥中心、科通处协调配合,将“网上公安”搭建成新的宣传阵地,搭建警民沟通新桥梁,发挥民警积极性,整合网上资源。2014年6月东区公安分局适时开通了政务官方微博(@攀枝花市-平安东区)、微信公众平台(攀枝花平安东区),将平台划分为“为民服务”、“宣传防范”、“分局动态”、“破案打击”、“节日特刊”、“美文欣赏”等版块,及时对外发布公安工作最新动态,将工作的亮点、重点工作及时通过微博、微信发布出去,为辖区老百姓提供了了解公安工作的新窗口,确保了工作动态、重大工作成效对外宣传报道无遗漏,营造了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网上舆论氛围,架起了警民互动的新平台,法治正能量得到了传播和扩散。“3月30日连续发布的#千里寻亲#系列报道”、“密地派出所成功止付一起电信诈骗案”、“民警帮助走失小孩回家”“抢险前线”等一系列专题报道,得到省、市相关媒体及网民的大量转发和点赞。2016年9月19日至22日,“@平安攀枝花”以“#抢险前线#”为统一话题,有序地策划发布了一系列救援现场民警救援的实况图文,通过近7000名粉丝的阅读和转发、传播,形成了强大的传播效应。依托“两微”平台为主导的新媒体信息推送和警民互动工作,将公安工作动态、队伍建设和防范宣传知识的发布渠道进一步拓宽,宣传工作质效进一步提升,赢得了网上网下群众的支持和称赞,社会各界对公安工作的认知度、满意度得到有效提升。
【点睛】注重策划、着力打造原创内容是这些公安政务微博的一个共同特征。为及时宣传公安救援抢险工作中涌现出的正面形象,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在原创内容里穿插图文、运用鲜活生动的网络语言、通俗易懂的欢乐科普更受网民的热烈追捧。在微博海量信息中,想要吸引网友的注意,就要凸显公安机关政务媒体作为“新闻富矿”的特色,做好原创性,做足独家新闻,公安宣传工作者要由传统信息的喂料者、提供者、加工者转变为信息的主导者、传播者。
如何立意:贴近生活 以情感人获共鸣
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洪流中,公安宣传工作需要借助微博、微信平台的影响力和良好渠道,创新活动形式,通过讲警察的故事,用真情实感的故事来代替传统宣传中高、大、全的片面人物形象,讲述民警自己的故事,让社会各界进一步了解警察家庭,了解民警工作生活的酸甜苦辣,增进对公安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例证】在攀枝花市公安局微信平台上,一组《“9.19”地质灾害”抢险救援工作纪实》的报道真实反映了救援一线辛苦奋战的民警们。“焦急指挥的领导、团结协作的救援突击队、背着受灾群众走过泥泞的战士、被消防官兵紧紧抱在怀中的小男孩纯真的眼神;洪水围困、寸步难行,民警们肩并肩排成长龙,紧张有序地用手接过学生,将一个个被困的孩子转移到平安地带……”一张张照片记录了一幕幕真实感人场景,在网上网下引发了强烈反响,引来了广大网友的纷纷感叹:“天灾无情 人间有爱”“向可爱的人致敬”。
【点睛】诸如此类反映公安正能量和正面形象的宣传报道是两微平台等新媒体报道的主要方向,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饱含真情,既有围绕G20峰会的召开、中共第十届代表选举大会召开等重大安保活动、打击电信诈骗等重大专项行动以及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等公安重大主题制作的图文音视频作品,也有反映“平安攀枝花”城市供给侧改革进程中,公安机关坚决捍卫执法权益,大力开展普法防范宣传,树立公安机关良好形象的网络策划活动。此外,宣传的对象也多样,既有公安民警和公安现役官兵,也有警务辅助人员、文职人员及民警家属。通过独有的视角关注和反映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大背景下的公安工作,在大背景下显真章、见细节、有力量,是公安宣传工作把握如何立意的关键。
如何引导:权威发声 做正能量的引导者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改进创新,提高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能力和水平。当前,新媒体发展迅猛,开展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的环境、氛围、对象、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只有加快平台机制创新、谋求质量效能升级,才能不断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点睛】各级公安部门必须做到要积极关注社会舆情和网络舆情,有针对性地做好热点引导工作。要增强工作中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发现不适当的报道要与有关上级部门及时沟通,妥善处理;不报道与法律规定不一致的做法和意见,不片面报道热点问题,不炒作敏感问题,新闻报道要与事实一致,所有稿件要送审。为统一公安对内、对外宣传口径,在必要的情况下拟定宣传标语,以确保在规定的方向下进行有组织、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宣传报道。要针对热点事件及时回应,微博辟谣保持公信力。经调研发现,各地公安政务微博面对突发和热点事件时,能够第一时间回应群众关切,不负众望,并始终坚持将网络辟谣作为服务民生的一个重要内容,以微博辟谣保持公信力,有效引导网络舆论。针对网络谣言传播迅速、影响面广、民众易受蒙骗的特点,及时澄清、科普,对多个网络谣言予以反驳击破,帮助网民认清事实、学会保护自己和他人。通过及时回应和辟谣,公安政务微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民众对公安机关的信任与支持。公信力的提升也让公安机关在应对突发网络舆情时,更容易也更广泛地得到网民的理解和接受。
【动向】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融合,实现多渠道交叉传播。从许多公安宣传案例我们都可以看出,以技术为支撑的网络新媒体的开放性、互动性、参与性和去中心化等特征改变这信息产生和扩散方式,打破了传统信息传播格局。在网络新媒体中,受众呈现圈层结构,传统“点对面”的传播规律已不足以解释和应对复杂的网路传播局面。这是当前加强舆论引导、凝聚社会共识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只有深刻理解、适应和把握网络传播规律,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网络传播中占据制高点,更好凝聚社会共识。新媒体具有开放式特点。随着技术进步,互联网的社交属性进一步增强,网民的意见表达更加趋于个性化、公开化。只有运用互联网开放式思维、把握互联网开放式规律,才能管理好网络新媒体时代的舆论传播。新媒体具有参与式特点。在网络环境中,信息极为庞杂。根据传播学的“选择性定律”,网民倾向于选择跟自己观点和态度相近的信息,并将自己的理解、解读和评论反馈到网络中。如果不了解网民的思想状态,不从网民的认识水平入手并考虑网民的阅读习惯,我们的网上信息传播就难以进入网民视线,甚至会引发网民的吐槽、戏谑和恶意篡改。这样,非但不能凝聚共识,反而会产生负面的离心作用。新媒体具有“圈层化”特点。圈子往往具有一定的封闭性,与圈子主流意见相似的意见不断被强化,而相左的意见常常被排斥。如果网上的正面言论得不到足够的支持和呼应,就很难吸引更多网民的关注和认同,就会助长主流价值之外的亚文化传播,给负面舆论留下滋生传播的空间,特别是对高度依赖社交媒体的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了解了新媒体特殊性后,就能理解创新才是媒体融合的本质要求。媒体融合应改变一味扩张媒体平台、机构的做法,转向以内容创新为核心的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整合,实现内容与平台的有机融合,以最大程度吸引受众、更好凝聚社会共识。新形势下,必须顺应舆论格局变化、把握传播规律演进,集中优势资源推进媒体融合,实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为一体、齐唱共鸣。
以内容带形式,注重新闻选材的故事性、贴近百姓生活。新媒体特别是微博,有限的不只是篇幅,还有人们的耐心。简洁、明了而又充满趣味的文本,是绝大部分新媒体作品成功的基本元素。群众最不喜欢的,就是空洞无物、枯燥乏味、穿靴戴帽、拖泥带水的报道。改进新媒体文风,要立足工作需要,着力增强报道时效,释放重要信息,推动实际工作;有效回应群众关切,始终想着群众需求,根据不同类型群众的需求,刊播不同的内容、提供不同的服务。新媒体产品包括内容、表现形式、传播渠道、与受众关联互动等一系列要素。一项重点策划如果忽视了下游环节和“受众”这个“尾”,就会导致退出时虎虎生风,落地时虎头蛇尾。因此要将公安政务新媒体的咨询内容和群众需求结合起来,将受众对我们的网上弱关联转变为基于现实需求的强关联,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同时关注互动质量,持续供给信息,形成口头传播与网络传播的复合传播。“碎片化”和“故事化”是新媒体呈现出来的最显著的特点。新闻故事化在新闻叙述中更加注重细节的描写、人物的刻画、场景的再现以及背景的交代等,学会通过公安政务新媒体讲故事,将抽象繁杂的公安工作用形象、有趣的形式来阐述,综合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H5等手段,让更多的受众喜欢,避免出现排斥现象。在日常宣传和新闻报道中,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正面宣传为主,要坚持“三深入”、落实“三贴近”、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宗旨不动摇,用具体生动的事例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增强宣传报道的可读性、可视性、可听性
加强警民互动,和谐警民关系、树立公安良好形象。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用户思维,新媒体传播的特点经历了由单向向双向、由固定到移动、由滞后到实时、由单一到交融的转变。对此,公安政务新媒体应该改进传播方式,树立受众意识、满足受众需求;精心包装打造,重视推广,使新媒体载体家喻户晓;发挥矩阵作用,扩大公安政务新媒体的覆盖面和影响力;重视与网友的互动,增加“粉丝”的数量和黏度,使转发、扩散工作事半功倍,达到“一极发动、多点响应、全面展开”的效果。政务微博已进入“3.0+”时代,提供服务已成为越来越多粉丝的“强需求”。警方基于互联网和信息化的便民服务数据库已基本建设成型,公安政务新媒体也要升级服务功能,变服务孤岛为社区,统筹服务资源、提升行政效率,满足受众提供现实服务和有用信息的需求,提供“指尖上的服务”,才能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