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公安宣传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笔者就四川省攀枝花市公安局东区分局为例,作一分析。近年来,东区分局宣传队伍在挖掘新闻素材、扩大宣传阵地、提高社会舆论影响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凝聚警心、促进各项任务顺利完成、展现公安民警良好形象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当前基层公安宣传工作在开展过程中仍存在各种各样问题。如何与时俱进,适应当前公安宣传工作发展的新形势,笔者结合自身工作体会及基层公安宣传工作中的现状,浅析一下当前基层新闻宣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三个保障”,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组织保障。2009年以来,分局组织建立了常态化宣传工作组织领导机构,由分局政委负责统筹管控,政治处负责实际落实,各基层科所队教导员为基层第一负责人,共同协商开展的宣传工作体系。目前,全局共有专职宣传民警2名、兼职宣传民警20名。这支队伍在分局领导高度重视、层层有序的管理指挥下,近年来逐步成为了一支政策性强、目光敏锐、反应迅速、善于捕捉的宣传队伍,为东区分局的宣传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制度保障。当前,分局的宣传工作紧密结合全局绩效考核工作的开展,通过对全局的宣传工作任务进行科学分析、研判,结合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将任务按所队辖区范围、人口数、社会影响力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合理分解到每个单位,并将每年各单位的完成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严格奖惩,起到了激励队伍、精细化管理队伍的作用,增强了宣传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了宣传执行力和服务能力。
硬件保障。近年来,分局逐步加大宣传工作的硬件建设力度。先后对分局专职宣传民警配备了专业单反相机二台、专用摄像机一台、非编系统专用高端计算机一台,让宣传民警能够通过这一系列的硬件系统,实现了公安宣传短片自编、自导、自用。同时,对各基层所队兼职宣传民警共配备数码相机五十台、数码摄像机十台,为基层所队采集新闻线索、开展宣传工作提供了完善的硬件保障。正是由于分局组织、制度、硬件三方面的有力保障,让分局宣传队伍即便面临着警力短缺、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等各种困难,仍取得了一系列优异的成绩。
“四个不足”,制约宣传工作发展
思想认识——重业务轻宣传。从目前工作开展情况看,部分基层单位领导思想认识不到位,没有充分认识到宣传工作重要性,普遍存在着“重业务,轻宣传”的错误认识。导致一部分单位没有将宣传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形成了不能主动参与、宣传渠道不畅通,宣传工作抓得不紧的现象。事实证明,某些单位领导正确认识宣传工作的重要性,重视工作开展,不仅可以把宣传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同时还可以对单位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队伍良好形象的展示及警民关系的密切起到重要作用。
宣传人员——工作不能兼顾。宣传人员编制不足,专职、兼职民警常常兼任多个工作岗位,成为制约宣传工作发展的重要原因。分局专职宣传工作人员配备不足,按市局机构设置的要求,东区分局专职宣传工作人员应该配备在2人以上。但2009年以来,分局的专职宣传人员一直保持在1至2人,同时1名民警兼职党建及队伍建设工作,1名民警兼职教育培训工作,导致分局宣传工作时常出现相机没人照、摄像机没人扛、非编系统长期闲置的状况。基层所队兼职宣传工作人员工作不能统筹兼顾。各基层所队虽然在宣传工作上有教导员担任第一责任人,2名民警担任兼职宣传人员,但实际上由于分局警力长期短缺,兼职人员同时要负责多个方面的工作,有些兼职民警更要面临出警、办案、值班等繁重工作,宣传工作只能为公安主业让行。
业务水平——素质参差不齐。目前,分局专职宣传民警、基层所队兼职宣传民警是宣传工作的直接参与者,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导致宣传队伍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在职宣传工作人员来看,大部分都是半路出家,未经过专业培训,业务水平不高,深入了解宣传业务,具有一定文字工作能力、设备使用能力的民警更是相当缺乏。从近年来入警的大学生来看,基本上是法律、治安管理、体育、财会等专业大学生,而中文、新闻专业的相对较少,导致宣传工作的专业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即便近年来开展了部分宣传工作培训,但是由于时间短、任务重,也很难收到预定效果。部分民警认为宣传岗位是个“苦差事”,不愿意干,缺乏工作积极性,更有甚者产生各种厌战、抵触情绪,直接影响了宣传队伍的整体业务水平。
舆情引导——方法传统单一。当前,公安宣传工作正面临着高度媒介化的信息社会和舆论监督日益加大的新形势,但某些基层所队在新形势下舆情引导方法传统单一、应对措施不佳,不能与时俱进。主要表现在沟通意识不强,缺乏与新闻媒体打交道的经验,导致在许多舆情的处理上让媒体与我们的观点、立场背道而驰,同时对舆情的发现引导不及时,往往造成被媒体炒作和互联网上恶意攻击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公安机关的声誉和形象,损害了警民关系,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
“四项举措”,突破制约发展瓶颈
夯实宣传队伍思想政治是基础。工作中要全面夯实宣传队伍思想政治,我们要不断加强对宣传队伍的组织领导,着力提升基层所队领导及宣传民警的思想认识,充分展示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只有全警重视,才能将新闻宣传工作摆上重要日程,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确保顺利开展。
重视宣传人才选拔培养是保障。在当前警力长期不足,宣传工作人员严重缺乏的情况下,及时补充宣传队伍新鲜血液,确保宣传工作“有人干、能干好”。要重视人才选拔,通过对基层所队热爱宣传工作的人员及新民警中具有宣传特长的人员进行选拔,及时发现人才,吸收人才,是补充宣传队伍新鲜血液的有力措施。要重视人才培养,让刚进入宣传队伍的民警在工作岗位上能迅速成为骨干、发挥重要作用,首先要夯实民警的思想政治,用正确思想指导实践,强化思想的引领作用,提高其宣传工作的政治处敏锐性、学习主动性和工作实效性。同时要落实好“传帮带”,指定一名宣传骨干民警向新民警传授经验,带领帮助下开展工作,逐步实现自己独立开展工作的目标。
提升宣传队伍业务素质是关键。全面提高宣传工作质量,队伍素质是关键。采取“请进来”的形式。每年定期聘请各级媒体中的资深编辑、记者到单位对宣传民警开展业务培训、现场指导,为提高民警的业务水平,加强与媒体之间的相互了解、经验交流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采取“送出去”的形式,将宣传队伍中可塑性强、悟性高的民警送到新闻媒体单位、专业新闻院校等进行跟班学习或专业培训,全面系统的学习宣传理论知识,逐步实现宣传人才从业余到专业的转变,从而不断提高宣传队伍的整体素质。
提高社会舆情引导能力是重点。宣传工作要与时俱进,构建和谐的社会舆论环境,提升引导能力是重点。要提高宣传队伍的沟通意识,加强与各级新闻媒体之间的沟通联系合作,努力构建宣传渠道,及时了解掌握媒体的需求、看法,让媒体正在为我所使、为我所用。要加强网上舆情引导监督,当好群众的风向标,及时关注舆情、重大案事件的相关舆论导向,针对不实报道,积极协调并通过发布权威性信息,确保新闻信息及时、准确、权威,让不实言论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