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5月4日,在这个独特的青年节日里,我们从宜宾、自贡、泸州、警院汇聚在红卫山上,开始了2023年的第一期战训。
5月7日,是我和战友们战训的第四天。我在战训中的历练和感想,似乎是随着战训基地院子中的大树新绿的生长,随着驻训教官和参训学员的汗水流淌,也潜滋暗长出来,试着写下来,成为一种记录。
公安战训,“战”既是“战力”又是“屯警”,“训”既是“练兵”又是“养成”,二者之所以组合在一起,是因为一个共同的指向——履行人民的公安为人民的使命。正如我们在开训仪式上,全体举起右拳,在大梯步上集体宣誓:“我是中国人民警察,我宣誓: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矢志献身崇高的人民公安事业,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为捍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而英勇奋斗!”
誓言中的使命,让我们穿上这身警服,就变成了不一样的“我们”,似乎身上有了盔甲,似乎心里有了能量。危险的时候,不用考验我们的忠诚;节假的时候,执勤在岗都是我们的身影……警察也是普通人,可是,当了警察就不是普通人,因为心有使命。所以,公安战训是为了让公安民警有更好的履行使命的本领和作风,既要“屯警”、提升“战力”,又要养成“作风”、实战“练兵”。
二者组合在一起,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战”与“训”二者之间的关系,“战”着眼于实战、实用、实效,着眼于战斗力的提升,着眼于执法业务能力的提升,是“训”的效果,是“训”的目的;而“训”,定期集训,则是“战”的另外一种的形势,还是实现提升“战”力的途径与过程,二者相辅相成,互为推动。就如同战训的课程中,既有执法办案的理论课程,也有处突的防护和警械的使用,既有政治理论的考试,也有警务技能的考核。
从5年前和众多战友在警察学院战训基地,经过三个月的入警训练,到今年的再次战训,一边在融入其中,作为学员认真训练每一个科目,同时,我有时候作为教官也在给战训基地授课,从一定的距离上去观察战训。我其实,想更简要更直接地去理解公安战训的要义,更想用最为简明的语言,去描述和解释公安战训。
历经五年的体验与思考,结合当下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突然悟出一句话,公安战训,更确切的说,是公安队伍自我提升的学习机制。
两个字,“学习”。公安战训,就是公安民警的独特的学习。
概括的说,学习的意义、学习的形式、学习的内容。
第一,学习的意义。
在大自然的生态竞争中,学习是众多生物生存和发展的保障。无论是漫长的进化,还是残酷的竞争,善于学习的生物,才能欣欣尚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座城市、一支队伍,只要不善于学习,只要止步不前,都会被世界所淘汰,被时代所抛弃,正所谓“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历史上的大清王朝就是如此。
在来参加战训的时候,我在行李箱中装下了一本金一南教授写的《为什么是中国》,书中写道“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20天就剩下1000人,别说打长沙,连浏阳县城都守不住,于是拉队伍上井冈山。还没有上井冈山,毛泽东就把部队编成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其实兵力就一个团,军、师都是空架子。就剩这么点人,毛泽东还办教导队,还说‘你们要好好学习,你们将来都要干大事’。这就是共产党的抱负。”我读到此处的时候,安安静静停了下来,感叹、惊叹,在那样枪林弹雨的困境之下,毛主席竟然还要办教导队,培养队伍的学习,这该是如何宏大前瞻的格局!这该是多么倔强昂扬的生命力!
接下来,金一南教授从历史的角度,来讲述中国共产党在学习上的了不起,“哪一个农民起义队伍办学校?陈胜、吴广办学校么?黄巢办学校么?李自成、天平天国运动,谁办学校?都不办的,农民起义是走到哪儿打到哪儿杀到哪儿。唯有共产党,起义队伍就剩1000人了,毛泽东还要办学校,要培养人才。”
中国共产党带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的战斗力,在信仰的凝聚下,之所以拥有如此巨大的战斗力,干部的学习和士兵的学习,发挥了意想不到的影响与威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用来描述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壮大的过程,我们也要去感悟,“星星之火”的思想力量和革命力量,是如何依靠队伍去影响更多的人民群众实现的“燎原”之势?而队伍的建设,才是关键的要素。那么队伍的建设,则是通过从教导队培养出的革命骨干,通过学习凝心铸魂,铸就了万里长征的三军,锻造了抗日烽火的儿女。
党的二十大报告鲜明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新时代社会治理的新问题,公安机关需要交出解决新问题的答卷,对于四川公安来说,需要在治蜀兴川的征程上,提交公安工作的新答卷。若说,这份答卷,是新时代的公安工作的赶考。那么,唯有不断的学习和能力提升,方能通过新时代的大考。
第二,学习的形式。
2021年,四川日报的新媒体客户端川观新闻,刊登了一篇报道:《6位老师蹲点16个基层派出所1个月,收获了啥?》,文中写道 “9月16日,一份10余万字的警情笔记摆在了四川警察学院副研究员张学勤的案头。不久前,按照四川省公安厅相关部门部署要求,包括张学勤在内的6名教师来到成都市公安局双流区分局16个派出所开展随岗锻炼。这份沉甸甸的警情笔记,就是老师们开展实践锻炼的最好例证。”
这篇新闻,正是四川日报对四川警察学院教师暑期上一线,参与实战、研究实战事迹的报道。我们当时在疫情期间和双流区分局派出所的民警一起接处警,亲身感受了派出所的繁忙与压力,并将这些经历写下来,编成《派出所警情实践与探索 ——团队暑期实战记录》。正是这样的体验,让我更为清晰客观地认识公安战训,这一独特的学习形式。
一是脱产的学习形式。若是,派出所长每天都忙于具体业务的繁杂处置,请问他能够静下心来进行学习么?即便是具有很强的自制力,在自己的所处的熟悉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中,如何能够去冷静的反思工作的惯性问题与路径依赖呢?这只是一个例子,来说明,我们学习的过程,其实是需要一个与原有环境保持距离的过程,通过短暂的抽离,来回头审看自己的工作和状态。公安战训,要求各位参训学员,到战训基地脱产学习,从原有工作状态,如同从具体的棋局抽身之后,方能够更为冷静的思考与破解,一盘棋的宏观与微观,一盘棋的局内与局外。
二是集体的学习形式。集体的学习,前提是集聚在一起,形成的群体的集合和凝聚,这种集聚,体现在师资多样化的集聚和学员多样化的集聚。
对于师资多样化的集聚,从实战教官的组成来说,比如有四川警察学院战训基地的熊高尉老师、邬明洪老师、宋兆铭老师、连川老师等,还有来自宜宾、自贡、泸州等地公安机关的驻训教官,每一个人的专业不同,所讲授的内容也各有专长。我曾经和我的学生聊天,《射雕英雄传》的郭靖比起欧阳克和杨康等人,为什么天资并不高,最后,功夫却技压群雄。那是,因为郭靖善于拜师、善于学习,每个老师都很喜欢郭靖,就把各门派的压箱底儿的绝活教给了他,郭靖自然就成为集合众家、博采众长的高手。战训也一样,拜高手为师,自然,自己也有可能成为高手。
对于学员的多样化,公安战训采取集体学习的形式,将来自各地区、各警种、各单位的民警集合在一起,集中培训。大家在一起,训练上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同时,也能够借此机会,将视野和思路,超脱出原有单位和岗位的局限。看看其他的公安机关和其他警种,是如何开展工作、如何解决难题。“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么多的战友,来自不同的单位和岗位,必然也就带来了不同的解决方案和宝贵经验,凭空,增加了众多的老师。
这种师资的集聚和学员的集聚,从学习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独特的学习成本的降低和学习效益的最大化,通过特定时段的聚合和同一问题的设置,给学习者一种最佳学习资源的最大化的赋能。相当于一个学员在自己特定的时间成本内,获得了学习效益的叠加。试问,平时,谁能把这些师资,一个一个请到本单位来呢?因此,与高手为友,自己也有可能成为高手。
第三,学习的内容。
战训的学习,既是实战的学习,也是综合的学习。实战学习,主要是体能的训练、防卫与控制、警械的使用、武器的使用,还有突发现场的执法等警务实战技能的课程。
综合的学习,则是包含了政治理论的学习、执法业务的学习、作风养成的学习三大模块。
一是政治理论学习模块,主要是育警铸魂、政治建警。本期的培训班中,就有四川警察学院周长明副院长为我们主讲的政治理论课程《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警院战训基地还创新发展了战训临时党支部,我在想,这应该是借鉴了党史上的三湾改编,把支部建在连队上的思路。即便是,临时聚合的短期培训班,也要有自己的党支部,从支部书记、组织委员、纪检委员到宣传委员,还有党小组长,瞬间让学员有自己的组织,并且开展相应的支部活动。这样就保证了战训期间,每一位参训学员在业务学习的同时,不间断进行着政治学习,实现了技能和思想的双成长。
二是执法业务学习。在公安执法中,一线需要什么?民警需要什么?那么战训的课程就研究什么样的课程。战训课程的研发,解决的就是供需的调整问题。试想战训的课程,与实战相脱离,民警的所学与所用是两张皮,那么,还如何战?如何训?在本期培训班中,就有警院的石峰老师主讲的《公安信息化技战法》、警院廖建春老师主讲的《<行政处罚法>修订与公安行政执法》、泸州市公安局谷川老师主讲的《基层公安民警的媒介素养》等课程。
执法业务的学习,还存在得天独厚的“教学相长”。很多学员都是资深的老民警,多年的办案经验,都能总结出自己的独家秘笈,一个一个藏龙卧虎。教官的“教”和学员的“学”之间,实现良好互动之后,教官也可以是学员,学员也可以是教官。党的历史上,就有这样的一段佳话:四川达州籍的共和国上将张爱萍,1936年5月率领骑兵团返回地瓦窑堡,途中追歼国民党军逃兵,在大意的情况下遭遇伏击,损伤严重。张爱萍受组织批评后,要求到红军大学学习,得到批准。张爱萍原想学习结束后就到前线去,但却被留校任教。在校期间,张爱萍边教边学,把实战中的案例反复分析,总结经验和教训,并和学员们进行讨论,实现教学相长,被学员誉为抗日军政大学的“首席教员”。
三是作风养成的学习。公安民警讲政治讲纪律。过硬的作风,才会有过硬的战斗力。警察学院战训基地,在战训的管理和课程中,就设置了专门作风养成的学习,学员手册上就有“强化战训组织,严格战训纪律。发扬战训精神,优良战训作风”。
从着装、队列、军姿、早操、内务、集合早晚点名和单警装备的佩戴,都有严格的要求,甚至,还有训练后的饭前一支革命歌曲的合唱。作风的养成,是纪律的内化和外延的一体培养,将公安民警的内在气质和外在表现,统一到综合素质上来。
半个月之后,经过高强度的公安战训,我们将结束这一段独特的学习,战友们也纷纷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当面临各项工作的时候,内心会怎么回想这半个月的战训呢?
可能来不及想,因为,工作又一次扑面而来,我们能做的,就是拿出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做一名让群众满意的人民警察。而让人民满意的执法和服务工作的质量,却来源于我们不断的学习,无论是思想认识,还是业务能力。这个时候,我们会突然觉得,原来公安战训的确是一场思想与能力的双重学习。
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公安机关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进程中,公安战训在贯彻“严格执法”的要求上,通过提升队伍执法规范化的能力建设和素质提升,履行了公安使命,体现在平安四川值守上,更体现在百姓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上。
这,就是我们在公安战训中的收获和感悟,更是,我们本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心得与体会。(作者单位系四川警察学院成人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