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认识并采访全国公安文联张策副主席,是偶然但冥冥之中又有几丝必然。偶然的是全国200多万警察中,能相识何其困难,必然的是因为对公安文化、影视创作的共同热爱,“张策”这个早已如雷贯耳的名字,终将现身四川阆中。

2019年4月,全国公安文联影视作品评论研讨会,如约在四川阆中举行。作为南充市公安局文化战线上的一员,我早已迫不及待,想一睹这位全国公安文化系统上大咖的风范,并期待学有所获。会后,他欣然接受了笔者的采访,微笑着分享了自己对公安影视创作的心得,以及对四川公安文化建设所酝酿的金玉良言。
高个子,气质儒雅、学识渊博是张策给人的初步印象。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透露出北京人骨子里的幽默风趣。多年来,张策创作出了《无悔追踪》《刑警队》《派出所》《新闻发言人》《档案》等诸多公安题材小说。同时,他还涉猎影视编剧,与《永不瞑目》《一场风花雪月的事》的编剧海岩并称为“国内公安题材编剧两大腕儿”。由于时间紧迫,我们的采访从阆中市公安局所做的,公安文化汇报片《文化的力量》开始说起。
笔者:请问您对阆中的初步印象是什么?此次全国公安文联影视作品评论研讨会选择在阆中举行,有什么考虑?
张策:阆中这个地方,文脉深远、文化厚重,古城文化、三国文化、春节文化等令人向往,从一个文化人的敏感角度,我们决定将此次全国公安文联影视评论研讨会定在阆中,具有一种特殊魅力。特别是,在看完阆中公安《文化的力量》宣传片后,我的感受很深。近年来,阆中公安能把几种地域文化,有机地融入到队伍建设之中,体现了市局党委的高度重视、积极谋划和魄力。事实上,我们早就对地域文化与公安文化的关系,进行过相关研究。因为公安机关遍布全国各地,每个地方的公安机关都会有文化区别,这种区别对公安机关自身价值观的塑造,文化养成都有哪些影响,十分值得我们研究。阆中市公安局党委,能清醒地认识到地域文化对公安文化的深刻影响,使我感到十分钦佩。
笔者:当前,全国公安体裁的影视创作,处于什么水平?有什么标志?
张策:应该说,当前全国公安影视创作水平正处于最好的时期,这种最好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整体发展,得益于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的高度重视。我们肯定也是受益者,从发展标志来说,一是无论是公安文学还是影视都形成了一支比较有力量的创作队伍;二是有了一批诸如《烈日灼心》《白日焰火》《丢人》《湄公河行动》等,优秀的文学影视作品;三是各种公安文化艺术类型全面开花,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影视、戏剧等都取得了很大进步;四是各级领导对公安文化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目前已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所以从整体情况来看公安文化,影视创作等方面都处于一个最好的时期。

笔者:公安影视评论对公安影视创作有什么导向作用?您如何认识两则之间的关系?
张策:目前从全国范围来看,公安影视创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风格各异的好作品不断涌现,但总体上仍处于一个参差不齐的情况,也有一些不太成功的作品,其存在问题和教训对后来则来说,值得借鉴和参考。但是,由于公安影视评论工作的相对滞后,我们对公安影视创作的规律和经验教训都缺乏研究和评价,这使得我们的创作还处于盲人摸象的状态,还在走相当多的弯路。
因此,公安影视评论对公安影视创作来说,不是一种被动迎合的依附关系,而应该积极主动地发挥引领作用。为了鼓励优秀、提高创作质量,加强公安影视评论工作刻不容缓,这也成为这次全国公安文联影视作品评论调研会,在阆中召开的深层次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工作座谈会上就指出,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这也是我们加强公安影视评论工作的重要遵循和指导思想。
笔者:您对当前四川公安的影视创作情况,有什么体会?未来有哪些期许和建议?
张策:四川的公安文化非常有基础,从省厅到下面各地市都很重视。比如,很早以前我就知道四川建立了警察书画院等机构,所以四川抓公安文化很早,且一直延续至今,积累了很多经验,形成了一批人才队伍。特别是四川省公安文联换届以来,在省公安厅党委的领导下,毛卓主席、侯逸安副主席等文联领导,一直在致力于加强四川的公安文化工作。比如我知道,当前四川公安就有一些比较好的影视体裁作品正在打磨。我希望,四川公安在抓好影视创作的同时,也抓好公安影视评论工作。通过公安影视评论,一边写、一边宣传、一边推广,把我们的作品推广出去,对自己作品的优点、缺点有一个冷静的分析。
笔者:作为一名公安影视创作爱好者,对于向像我这样的一批基层公安民警,您有什么建议?
张策:随着公安影视创作的繁荣发展,加强公安影视评论工作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有志于从事公安影视研究和评论的基层民警,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学会分析作品,学会搞影评,并端正思想、勇于直言,既要不留情面指出不足,更要精心爱护和扶持尚显稚嫩的新作品、好作品。同时,全国公安文联,以及各级公安文联,要加强培训力度,充分挖掘、培养、帮助从事公安影视创作和评论工作的基层民警。